兒童藥龍頭葵花藥業(15.900, -0.78, -4.68%)(002737.SZ)業績變臉。
4月24日晚間,葵花藥業發布2024年年報及2025年一季報。年報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33.77億元,同比下降40.7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2億元,同比下降56.03%。
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葵花藥業解釋稱,2024年度公司呼吸類產品受到上一年度需求爆發增長帶來的高基數影響,整體銷量呈下行回歸趨勢。加之前期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成本承壓,導致毛利率有所下降。
憑借“小葵花媽媽課堂開課了”的廣告語,葵花藥業多年來一直是家喻戶曉的國民品牌。目前公司主要板塊分別是中成藥和化學藥,分別占總營收的72.96%和21.10%。
具體來看,2024年,中成藥板塊實現營收24.64億元,同比下降40.55%;化學藥板塊實現營收7.13億元,同比下降47.59%。毛利率方面,兩大板塊分別為44.06%、53.22%,分別同比下降9.75%和8.69%。
圖源:葵花藥業2024年年報截圖
時代財經注意到,早在2024年8月份公司發布的投資者活動記錄表中,葵花藥業就曾提到,2023年起,中藥行業受原材料成本的影響,毛利率有波動,延續到2024年一季度。并強調,進入2024年,毛利率受成本影響減弱,公司多措并舉,將毛利率控制在合理區間。
當時,有投資者詢問公司是否有提價計劃應對成本上漲,對此,葵花藥業表示,產品價格是一個綜合考慮市場競爭、產品定位和生產成本等因素的綜合決策。未來,公司會結合產品成本、渠道成本等綜合因素,打造上下游共生共贏模式,保證總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更多地讓利最終使用人群,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而分季度來看,葵花藥業業績大幅下滑的問題實際上主要出在下半年。財報數據顯示,葵花藥業2024年Q1-Q4季度營收分別為15.18億元、10.09億元、4.39億元和4.10億元;上年同期分別為17.66億元、12.68億元、12.01億元和14.65億元。其中,第三、四季度營收均出現斷崖式下滑。
翻看過往財報發現,冬春季節作為流行性感冒高發季,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一直是葵花藥業年度營收的高峰。然而,在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不僅營收大幅縮水,更出現自2015年以來四季度單季的首次虧損,虧損金額約9479萬元。
2025年一季報的情況亦不樂觀。財報數據顯示,葵花藥業當期營收為6.63億元,同比下降56.30%;歸母凈利潤為5711.18萬元,同比下降77.62%。
對于2025年一季度業績下滑的原因,4月25日,葵花藥業在回復時代財經采訪函中表示,主要系報告期內銷售減少所致。公司持續梳理下游渠道庫存、優化營銷模式;因氣候及消費者自我防護提升等因素,公司呼吸系統用藥較上年同期銷量下滑幅度較大;加之前期收入基數較高,導致公司2025年一季度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而消耗庫存中成本高區位的中藥材和產成品等綜合因素致使成本階段性升高,也導致公司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較去年同期降幅較大。
葵花藥業強調,隨著公司各項經營策略有效落地、模式優化有效落實、下游渠道庫存恢復常態,公司將逐漸回歸良性態勢。
這在公司大幅縮減銷售費用上有著更直觀的體現。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葵花藥業的銷售費用分別為4.31億元、8221.58萬元,分別同比下降68.46%、79.19%。其中,2024年的銷售費用中,廣告及業務宣傳費用下降至1.60億元,上年同期為9.06億元。
而據時代財經統計,2014-2023年,葵花藥業十年下來的銷售費用累計超過118億元,占總營收比重的近30%。具體來看,在這十年里,葵花藥業有八年時間單年銷售費費用均在10億元以上。
圖源:葵花藥業2024年年報截圖
長期以來,葵花藥業在品牌營銷方面形成了獨特的高舉高打策略,即“高銷售費用+大廣告投放”的模式。通過高頻廣告塑造品牌形象,保持品牌熱度,使其在消費者心智中占據顯著位置,借此,葵花藥業實現快速增長,并在很長時間占據了兒童用藥市場的領導地位。
據米內網發布的數據,2023年上半年,在中國實體藥店兒科中成藥TOP20廠家中,葵花藥業集團旗下5家子公司合計占據13.29%的市場份額,占比最大。
對于公司銷售費用下降背后的原因及是否意味著公司徹底改變了重營銷的銷售策略,葵花藥業方面對時代財經回應稱,公司銷售費用科目變化主要系公司強化費效管控。此外,葵花藥業提到,公司有針對性優化媒介策略,并合理匹配費用,探索性打造最佳品牌推廣、業態融合的模式組合。
“作為一家品牌OTC企業,公司重視品牌建設及打造。公司持續打造‘葵花’、‘小葵花’雙品牌傘,依據品種特色、目標人群、季節屬性、熱點事件分布,洞察用戶需求。”葵花藥業稱。
另一方面,業內也有觀點認為,國家醫保局的“比價政策”也使得葵花藥業的銷售渠道受到沖擊。2024年5月,國家醫保局要求對同用名、同廠牌、同劑型、同規格、同包裝藥品進行比價,將網絡售藥平臺藥價作為基準,以打擊藥房虛高定價。在市場看來,藥房作為中成藥OTC企業最重要的銷售渠道之一,下游受到沖擊必然傳導至上游企業。
對于“比價政策”的影響,葵花藥業對時代財經表示,近年來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逐漸進入深水區,醫保政策不斷收緊,藥品價格監管持續升級,行業監管政策頻出,促使市場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公司將密切關注政策及市場環境變化情況,動態調整經營策略,持續推動營銷模式升級,持續提升內部控制水平和自身抗風險水平,推動公司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此外,時代財經注意到,葵花藥業也在著手打造線上自營平臺。2024年10月,葵花藥業宣布決定使用自有資金1000萬元設立全資子公司葵花大藥房(湖北)有限公司(籌)(下稱“葵花大藥房”)。2024年12月,葵花藥業透露,葵花大藥房已于近日辦理完成企業注冊登記事項,并取得由市場監督管理局核發的營業執照。
不論是縮減銷售費用還是打造線上自營平臺,葵花藥業未來能否構建真正的產品力和渠道力仍有待市場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