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新康界
每家三級醫院平均配備73個國談藥
32個藥配備率超過50%
4月14日,浙江省醫保局發布《全省三級醫療機構談判藥品配備情況一覽表》,對浙江180家三級醫療機構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國談藥配備詳情進行了公開。
2025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自年初至今已正式執行一個季度,新版目錄新增談判藥品84個,協議期內談判藥品共427個。
據賽柏藍梳理,浙江的180家三級醫療機構平均配備談判藥品數量約73.6個,分區間看,配備談判藥數量在90~99個之間的醫院最多,達到26家;其次是配備80~89個、10~19個談判藥的醫院,均有20家。
配備談判藥數量超150個的三級醫療機構共4家,其中麗水市人民醫院麗水市人民醫院微脈互聯網醫院配備數量最多,達到157個;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配備了154個談判藥,居于全省第二位;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紹興市人民醫院均配備了152個,位于全省第三。
從具體藥品看,配備率超過50%,即被90家以上三級醫院采購的藥品共32個(完整名單見文末附1)。其中,可用于前列腺癌、乳腺癌的醋酸戈舍瑞林緩釋植入劑是配備率最高的藥品,180家醫院中有152家都采購了該藥品,配備率超過84%。
其次是用于糖尿病的德谷門冬雙胰島素注射液、用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均有142家三級醫院配備;司美格魯肽注射液也有141家三級醫院采購,是配備率第四高的藥品。
另外,藍苓口服液是配備率超過50%的談判藥品中唯一的中成藥,第一季度共112家三級醫療機構配備了該藥品,配備率62%,居于第17位。
各地支持政策密集更新
新版醫保目錄落地以來,各省推動談判藥落地的舉措不斷。
3月上旬,云南省醫保局發布《427個協議期內談判藥品(含競價藥品)配備情況表》,按照“常備”“臨時采購”“電子處方流轉”“否”4種狀態劃分,對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等14家醫院的所有談判藥配備情況進行了統計,同時公開了各院相關負責人聯系方式。
河北省醫保局也曾表示要在3月對全省定點醫療機構召開藥事委員會、配備談判藥品情況進行統計、督導,定期公布全省三級定點醫療機構談判藥品采購品種情況,并會同省衛健委出臺關于取消定點醫療機構用藥品種數量限制有關工作的通知,進一步促進定點醫療機構配備使用談判藥品。
除了取消用藥數量限制、督促醫療機構召開藥事會、統計國談藥采購數據外,更新單行支付、雙通道目錄等也是各省在國談藥落地“最后一公里”中的重要手段。
4月15日,福建省發布的最新版單列門診統籌支付醫保藥品目錄正式生效,諾華的雷珠單抗注射液、恒瑞的海曲泊帕乙醇胺片、齊魯的注射用羅普司亭N01等62個藥品被納入(完整目錄見文末附2),參保人在定點醫療機構使用目錄內藥品時,無需住院在門診也能享受醫保報銷待遇。
5月1日,海南省醫保局發布的《海南省門診統籌單列支付藥品目錄》也將正式實施,替戈拉生片、濟川煎顆粒、腦心安膠囊等108個藥品被納入(完整名單見文末附3)。
從全國層面看,支持國談藥品落地的政策頻繁更新,不過據賽柏藍多地讀者反饋,目錄在各地的落實情況存在一定差異,這既與各地醫保資金壓力水平息息相關,也受各地醫保部門劃定的考核條件、時間紅線以及政策執行力度影響。
附1:
附2:
附3:
(轉自:新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