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監局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頒布202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公告(2025年第29號)中規定2025年版《中國藥典》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是否可以提前執行?
答:根據國家藥監局?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頒布202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公告(2025年第29號),2025年版《中國藥典》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2025年版《中國藥典》頒布之日至實施之日期間,可以執行原標準,也可以執行2025年版《中國藥典》,并在說明書中予以注明,在藥品上市后監管(包括抽查檢驗等)時據此執行。
2025年版《中國藥典》實施之日前生產的藥品,可以繼續上市流通。相關法律法規或國家藥監局另有要求的,按相關要求執行。
2025年版《中國藥典》實施后,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應如何開展變更工作?
答:根據《藥品標準管理辦法》第八條和第三十一條規定,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應當落實藥品質量主體責任,及時關注國家藥品標準制定和修訂進展,對其生產藥品執行的藥品標準進行適用性評估,并開展相關研究工作。
2025年版《中國藥典》頒布后,執行藥品注冊標準的,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應當及時開展相關對比研究工作,評估藥品注冊標準是否符合2025年版《中國藥典》標準有關要求。對于需要變更藥品注冊標準的,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應當按照藥品上市后變更管理相關規定提出補充申請、備案或者報告,并按要求執行。
經評估,涉及審批類變更的,應在2025年版《中國藥典》實施之日前提出,審評審批期間仍可執行原標準;補充申請審批完成后,按批準的內容執行。
2025年版《中國藥典》收載的品種正文內容無變化,是否需要重新對產品進行評估?
答:需要。即使2025年版《中國藥典》收載的品種正文內容無變化,但由于品種正文中涉及的凡例和通用技術要求(通則和總論等)進行了增修訂,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需針對2025年版《中國藥典》凡例和通用技術要求對其產品進行相應的評估,確保產品符合2025年版《中國藥典》的有關要求。
2025年版《中國藥典》中“除另有規定外”的表述,應如何理解?
答:2025年版《中國藥典》凡例總則第四條明確,“凡例和通用技術要求中采用‘除另有規定外’這一用語,表示存在與凡例或通用技術要求有關規定不一致的情況時,則在品種正文中另作規定,并按品種正文執行”。
新版《中國藥典》頒布后,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及相關藥品生產企業應及時評估其所執行的藥品標準與新版藥典凡例、品種正文及其引用的通用技術要求的適用性。經評估,其執行的藥品標準不適用新版《中國藥典》有關要求的,應按照《藥品注冊管理辦法》《藥品上市后變更管理辦法(試行)》以及有關變更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和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等要求進行充分研究和驗證,按相應變更類別批準或者備
案后實施。
在2025年版《中國藥典》中,ICH Q4B相關指導原則轉化實施后,如何執行?
答:2025年版《中國藥典》采用“直接協調”和“并行收載”兩種方式轉化實施了ICH Q4B涉及的16項相關檢測方法。其中12項采用“直接協調”方式協調,4項采用“并行收載”方式協調。
直接協調,即在《中國藥典》原文基礎上進行修訂或全部接受Q4B的要求,使《中國藥典》相關內容與Q4B協調一致。
采用直接協調的檢測方法有:(1)0102注射劑【裝量】檢查和0942最低裝量檢查法、(2)0923片劑脆碎度檢查法、(3)0541電泳法、(4)0542毛細管電泳法、(5)0982粒度和粒度分布測定法、(6)0993堆密度和振實密度、(7)0903不溶性微粒檢查法、(8)1105非無菌產品微生物限度檢查:微生物計數法(除標準菌株外)、(9)1106非無菌產品微生物限度檢查:控制菌檢查法(除標準菌株外)、(10)1107非無菌藥品微生物限度標準(除標準菌株外)、(11)1101無菌檢查法(除標準菌株外)、(12)1143細菌內毒素檢查法。?
并行收載,即《中國藥典》原收載的方法為“第一法”或“判定法1”,ICH Q4B協調方法為“第二法”或“判定法2”。新注冊的產品兩種方法可任選其一,并在標準項下標注所采用的方法。已上市品種默認執行“第一法”或“判定法1”,也可以按照《藥品上市后變更管理辦法(試行)》要求,通過補充申請或備案申請執行“第二法”或“判定法2”。在藥品上市后監管(包括抽查檢驗等)時按照批準或備案的內容執行。
2025年版《中國藥典》收載的0841 熾灼殘渣檢查法,在原《中國藥典》收載方法基礎上并行收載了 ICH Q4B 方法;0921 崩解時限檢查法和0931 溶出度與釋放度測定法,在原《中國藥典》收載判定法的基礎上并行收載了 ICH Q4B 判定法;2025年版《中國藥典》增加了0940 單位劑量均勻性檢查法,與0941 含量均勻度檢查法、制劑通則中重(裝)量差異的要求并行收載。
2025年版《中國藥典》0212 藥材和飲片檢定通則中收載了關于47種禁用農藥、相關藥材及飲片品種的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相關藥材及飲片品種的重金屬及有害元素要求,生產企業應如何進行檢驗?
答:2025年版《中國藥典》0212 藥材和飲片檢定通則中的相關規定是對中藥質量的通用要求,相關生產企業應以確保中藥質量、不得檢出相應外源性有害物質(不超出相關限度)為基本原則。生產企業應根據風險程度制定檢驗放行策略,確保產品符合相關要求。
生物制品的異常毒性檢查應如何執行?
答:借鑒國際上對異常毒性檢查監管理念的轉變和做法,2025年版《中國藥典》(三部)在“人用疫苗總論”“人用重組DNA蛋白制品總論”“人用重組單克隆抗體制品總論”“人用聚乙二醇化重組蛋白及多肽制品總論”“人用基因治療制品總論”等5個總論中增加了“根據制品風險評估結果或本身質量屬性特點確定質量標準中是否設置異常毒性檢查項目”的表述。
2025年版《中國藥典》(三部)在品種正文中仍然保留了異常毒性檢查項,并在凡例中對如何執行異常毒性檢查提出了明確要求,即:品種正文設有異常毒性項目的,生產企業可結合風險評估結果與質量控制策略,不作為每批放行的必檢項目,但仍需不定期檢查;當發生藥學重大變更時必須檢驗足夠批次,以確定變更后制品的安全性;該品種的某個制品本身質量屬性不適合進行異常毒性檢查的,在提供充分依據并經過評估的基礎上,經批準可以不做該項檢查。
凡例中關于在制品放行檢驗時可根據具體情況減少異常毒性檢查的表述,是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的自主行為,無需另行審批。本版藥典品種正文有異常毒性項目而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經評估認為某制品無需在注冊標準中設置異常毒性項目的,可以按照《藥品注冊管理辦法》等有關程序辦理,在經核準的藥品標準中注明,檢驗時可不做該項檢查。
凡例中關于“經批準可不做該項檢查”,僅針對制品本身質量屬性不適合進行異常毒性檢查的情形,需要在提交制品上市注冊申請時考慮,而非增加新的許可事項。本版藥典品種正文有異常毒性項目而某制品本身質量屬性不適合進行異常毒性檢查的,可以在經核準的藥品標準中注明,檢驗時可不做該項檢查。
2025年版《中國藥典》(三部)品種正文設有異常毒性項目的,無論制品放行檢驗時是否進行異常毒性檢查,除本身質量屬性不適合進行異常毒性檢查的制品外,其他生物制品如開展異常毒性檢查,檢驗結果均應符合規定。
確認放行檢驗時是否可減少異常毒性檢查需要做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匯總分析歷年來生產企業GMP執行情況、GMP檢查情況和制品批簽發情況,以及可能與制品質量相關的臨床不良反應情況等;還要對制品的質量控制策略進行分析,確認現有的質量控制措施是否能全面控制制品質量。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需綜合分析上述情況,以決定是否可以減少異常毒性檢查。經評估確認可減少異常毒性檢查的,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應制定適宜的異常毒性檢查方案以確保制品質量。
藥品檢驗機構將根據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對制品減免異常毒性檢查的情況,相應調整注冊檢驗、批簽發檢驗等的檢驗策略。
預防類生物制品是否可以與治療類生物制品共線分裝?
答:隨著近年來生物技術的蓬勃發展,新型生物制品不斷上市,為滿足新生物制品發展的要求,本版藥典三部“生物制品分包裝及貯運管理”通則中不再明確要求預防類生物制品與治療類生物制品不得共線分裝,但這并不意味著降低了對生物制品共線分裝管理的要求。
《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版)》規定,生物制品(如卡介苗或其他活性微生物制備而成的藥品),必須采用專用和獨立的廠房、生產設施和設備。考慮到預防類生物制品的特殊性,預防類生物制品與治療類生物制品原則上不得共線分裝。確需共線分裝的,應按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版)》等相關要求執行,要全面貫徹質量風險管理理念,充分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預防類生物制品與治療類生物制品共線分裝的危害、暴露和風險的關系,綜合考慮制品的特性、生產過程、預定用途、廠房設施與設備等多種因素,評估共線生產的可行性。經評估可以使用同一分裝間和分裝、凍干設施進行分裝、凍干的,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等相關要求依法依規辦理。
2025年版《中國藥典》頒布后,藥包材標準如何執行?
答:2025年版《中國藥典》頒布后,2020年版《中國藥典》和以《關于發布YBB 00032005-2015〈鈉鈣玻璃輸液瓶〉等130項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國家標準的公告》(2015年 第164號)形式發布的標準(以下簡稱2015版YBB標準)中對應的方法類藥包材標準,均以2025年版《中國藥典》為準。對比表詳見2025年版《中國藥典》中的“本版藥典(四部)與原藥包材通用檢測方法對照”。
藥包材企業應在確定藥包材符合預期藥用要求的基礎上,遵照關聯審評的相關規定,參考2025年版《中國藥典》藥包材相關指導原則和2015版YBB標準中的品種標準,確定質量標準,進行質量控制。
藥包材企業為符合2025年版《中國藥典》要求而進行的藥包材標準變更,僅涉及變更藥包材標準且該標準滿足《中國藥典》要求的,可將更新的藥包材標準在年報中體現,年報中應包括標準全文(含標準編號)、必要的驗證數據和自檢報告等,并及時通知相關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接到上述通知后,應及時就相應變更對藥品制劑質量的影響情況進行評估或研究,并按照《關于實施202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有關事宜的公告》和關聯審評的有關要求執行。
2025年版《中國藥典》頒布后,藥用輔料標準如何執行?
答:制劑生產使用的藥用輔料應符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以及2025年版《中國藥典》通則0251藥用輔料的有關要求。對于聲稱符合《中國藥典》的藥用輔料必須符合《中國藥典》的相應標準,如本版藥典收載的藥用輔料標準不能滿足某一制劑的需求,或本版藥典尚未收載某一藥用輔料標準,在制劑研發和上市后變更研究中可選擇適宜的藥用輔料,并制定相應的標準。
藥用輔料企業為符合2025年版《中國藥典》要求而進行的藥用輔料標準變更,僅涉及變更藥用輔料標準且該標準滿足《中國藥典》要求的,可將更新的藥用輔料標準在年報中體現,年報中應包括更新后的標準全文和標準編號,以及必要的驗證數據和自檢報告等,及時通知相關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應及時就相應變更對藥品制劑質量的影響情況進行評估或研究,并按照《關于實施202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有關事宜的公告》和關聯審評的有關要求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