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總編輯張澍教授帶領編輯部再次與國內專家攜手,經過逐層篩選及最終討論,甄選出2024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心律失常領域10項研究,于2月27日發布,其中,SS-AFRF研究(參松養心膠囊對經射頻消融房顫患者預后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成功入選。
參松養心膠囊是在絡病理論指導下研發的治療心律失常的創新藥物,于2002年上市,系國家基藥目錄品種、國家醫保甲類品種。參松養心膠囊治療心律失常應用研究”獲得 2009 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為進一步評價參松養心膠囊對持續性房顫患者接受射頻消融術后的影響,2019年,由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黃鶴教授牽頭開展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脈絡學說營衛理論指導系統干預心血管事件鏈研究”子課題之一“參松養心膠囊對經射頻消融房顫患者預后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SS-AFRF)在中國大陸啟動。該研究旨在通過觀察持續性房顫患者射頻消融后持續用藥一年的預后,及相關住院率、心血管相關事件等,更加全面、系統地評價參松養心膠囊對經射頻消融房顫患者術后預后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參松養心膠囊組提高了持續性房顫患者的無事件生存率,降低持續性房顫患者射頻消融術后房顫復發率7.8%,降低復發風險達40.0%。此外,參松養心膠囊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取得軀體和精神評分的雙重獲益。同時,參松養心膠囊可有效減少射頻消融術后3個月和6個月內房顫負荷指數并明顯延長了射頻消融術后首次復發房顫的時間。安全性分析中,參松養心膠囊組與對照組在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未見顯著性差異,參松養心膠囊組并未觀察到額外的不良反應事件。
據悉,2024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心律失常領域10項研究不僅揭示了心律失常的新機制,解鎖了治療的新靶點,還在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在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房顫動器械及藥物治療方面開辟了新途徑;在起搏療法方面也展示了新器械、新進展及新證據。尤為令人振奮的是其中3項研究由中國學者完成,彰顯了中國學者在心律失常領域的卓越貢獻,贏得了國際學術界的認同與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