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4月15日電(記者 李佩珊)4月15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銀川海關以“總體國家安全觀·創新引領10周年”為主題,開展國門生物安全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銀川海關供圖
越是開放越要重視安全,海關作為國門生物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擔負著維護國門生物安全的職責使命。據統計,2023年至今,銀川河東機場口岸累計截獲植物種子、活體植物及病媒生物等32種次,其中15種次被鑒定為外來物種,先后在行李物品中截獲硨磲貝殼、石珊瑚等瀕危物種,并首次在旅檢渠道截獲4只德國小蠊。
在安全教育日當天,銀川海關組建“國門生物安全”宣講團,通過“進校園、進企業、進機艙、進社區、進候機樓”等形式擴大宣傳覆蓋面,向民眾普及國門生物安全知識,并開設“以案說法小課堂”現場講解,講解入侵物種造成的危害,特別是最近備受關注的蛇、蝸牛等“異寵”,現場還帶來了珍貴的動植物標本,讓參與者直觀了解入侵物種。
同時,銀川海關通過制作宣傳展板、發放宣傳材料、提供現場咨詢服務等方式,向口岸企業、出入境人員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及其實施細則、《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宣講口岸傳染病疫情防控、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生物多樣性保護、非法引進外來物種、防范“異寵”等外來物種入侵、輸入性病媒生物等內容,引導企業和出入境人員不斷提高自覺保護生物安全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