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王毅出席第十次中日韓外長會)
中日韓三國外長進行了友好會談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韓國釜山同韓國外長樸振、日本外相上川陽子共同出席第十次中日韓外長會。
王毅表示,中日韓合作已成為東亞地區機制化程度最高、覆蓋領域最廣、內涵最豐富的多邊合作架構,切實服務了三國發展,造福了地區人民。中日韓合作發展歷程表明,三國合作具有深厚基礎、強勁需求、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面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復蘇緩慢,中日韓應以更進取姿態,為促進地區和全球發展發揮積極作用。中方將繼續本著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方針,同韓方和日方共同努力,推動三國合作重回正軌,保持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為地區和世界和平繁榮做出新貢獻。
王毅指出,在重整行裝再出發之際,有必要重溫中日韓合作歷程和成果,堅守初心、錨定方向,堅持將《中日韓合作未來十年展望》等領導人共識落到實處。重中之重,是繼續本著正視歷史、面向未來精神,尊重彼此發展道路及核心利益,妥處敏感問題,維護良好雙邊關系,為推進三國合作全面重啟、行穩致遠打下堅實基礎。放眼長遠,我們還要結合新形勢、新格局、新環境,賦予合作新內涵、新使命、新抓手。
中日韓三國外長合影
王毅強調,三國要堅持倡導互利共贏,盡快重啟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保持區域經濟一體化勢頭,完善多渠道、多層次的地區自貿安排,為邁向亞太自貿區這一共同目標做出貢獻。要堅持深化科技創新,加強大數據和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領域合作,共同維護產供鏈穩定暢通并優化升級,提升區域生產網絡韌性。要堅持加強交流互鑒,擴大人文交流規模,加大便利人員往來,增進三國民眾特別是青年人的理解和友誼。要堅持提升發展韌性,加大應對老齡化等領域交流合作,攜手應對氣候變化,打造新的增長點。要堅持帶動共同發展,繼續本著自愿、平等、開放、共贏、透明和可持續原則,同周邊等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打造更多“中日韓+X”合作項目,帶動區域內外共同和可持續發展。
樸振、上川陽子積極評價中日韓合作取得的進展,認為三國是搬不走的鄰居,三國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和巨大潛力。面對新形勢,三國應重溫合作初衷,加強溝通交流,促進各領域合作,為三國人民帶來更多可視成果。三方可在經貿、科技和數字化轉型、人文交流、環保、老齡化等領域開展面向未來的實質性合作,不斷擴大共同利益。中日韓合作可以超越東北亞,為地區與世界的和平繁榮發揮積極作用。以開放的姿態積極推動“中日韓+X”合作,造福更多國家和地區。
三方同意為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創造條件,加緊相關籌備工作。
三方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王毅指出,中日韓作為亞太地區重要國家,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要立足亞太和平發展和地區人民利益,深化區域合作,共同應對風險挑戰,維護地區和平與繁榮。要當好東亞合作的“領頭羊”,以三國合作帶動東亞合作,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反對以意識形態劃線,抵制將區域合作陣營化。要當好維護地區和平安全的“穩定器”,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觀,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分歧和爭端。要當好解決熱點問題的“減壓閥”。朝鮮半島局勢持續緊張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當務之急是給形勢降溫,為重啟對話創造必要條件,為此采取有意義行動。
會議期間,王毅還分別同韓國外長樸振、日本外相上川陽子舉行雙邊會見。
第十次中日韓外長會舉行
延伸閱讀
尹錫悅涉華表態引質疑 韓國教授:訪英為何要攻擊中國
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行程結束后,韓國總統尹錫悅自20日起對英國進行為期4天的國事訪問,并將于23日啟程對法國進行訪問。然而,尹錫悅在出訪前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專訪時發表一系列涉華言論,不僅引起中方不滿,同時也在韓國國內引發質疑。
據韓聯社20日報道,尹錫悅在《每日電訊報》的專訪中表示,在維護東亞及國際社會的自由、和平、繁榮方面,中國的作用至關重要。尹錫悅宣稱,韓國政府一貫堅持基于相互尊重、互利互惠的原則發展健康成熟的韓中關系,韓國推進與美、英、澳等國的“密切安全合作”,是因為俄烏沖突、巴以沖突、俄朝合作、南海局勢緊張等。他強調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基于規則樹立南海等域內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11月21日,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右二)在凱特王妃(左一)和英國王后卡米拉(右一)的陪同下,設國宴款待韓國總統尹錫悅(左二) 圖/路透社
針對尹錫悅的上述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稱,作為負責任大國,中方一直在國際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中方清楚自己的責任和利益,我們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不需要別人指手畫腳。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決不允許任何外部勢力干涉。關于南海問題,中國和東盟國家有能力、有信心、有智慧處理好這個問題。韓國不是南海問題當事方,沒必要湊熱鬧。
“尹錫悅訪問英國為啥要攻擊中國?”韓國《稅收日報》22日以此為題報道稱,由于未能在APEC峰會期間與中國領導人舉行正式元首會談,尹錫悅的外交政策正受到批評。在這一背景下,韓國光云大學教授金希教21日下午在韓國MBC電視臺一檔時事新聞節目中表示,尹錫悅在訪英前接受《每日電訊報》的書面采訪內容很是異常?!拌b于這是書面采訪,采訪內容肯定都經過總統辦公室秘書官、外交和安保高官審閱,但這似乎跟走過場一樣”,金希教質疑道,“訪問英國為什么要攻擊中國?”
金希教認為,中國之所以對尹錫悅發表的內容表示不滿,是因為即使不太懂外交的人也“能看出(尹錫悅總統的)言辭是對中國的攻擊”,“我認為這番話是他訪問英國前故意說的”。
尹錫悅的涉華言論在國內也引發質疑 資料圖
金希教接著直言不諱地批評稱,如果此次接受英媒采訪不是故意的,那么也是一次失敗的采訪。他提及在APEC峰會期間最受矚目的中美元首會晤,稱“連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都有所松動,韓國現在提出臺灣問題有什么好處?我懷疑他們這樣做是因為一些與國家利益毫無關系的原因”。金希教認為,韓國現任政府尋求與中國進行經濟和軍事對抗是出于國內政治需要,如果是口頭采訪出現上述言論可以看作一種“失誤”,但作為書面采訪,這個就是龍山總統府“有意對外放話”。
韓國《中央日報》22日也評論稱,如同此次APEC峰會期間中韓沒能舉行正式元首會談一樣,難道韓國已經在中國外交上成為可有可無的存在嗎?實際上,中韓之間仍然互為重要國家。為此,韓國需要制定更加縝密的對華戰略。
文章認為,雖然韓國不應對華奉行“低姿態外交”,但也應避免不必要地刺激對方。尹錫悅總統每次與外媒見面時都毫不避諱地提及南?;蚺_灣問題,這并不是一個好策略。文章警告稱,中國外交部已對尹錫悅總統接受英媒采訪的涉臺言論提出批評,如果此類事件不斷發生,韓方就無法將韓中關系引導到想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