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換了三次董事長,“藥中茅臺”發生了什么?
中新經緯7月26日電 (林琬斯)“中藥茅”片仔癀(289.740, -0.33, -0.11%)又換董事長了。繼前董事長潘杰被查兩個月后,片仔癀24日晚公告潘杰的繼任者、董事長林緯奇辭職。值得玩味的是,就在披露林緯奇辭職當晚,片仔癀擬增補一位帶有紀檢背景的人員為董事會董事候選人。
三年內三換董事長
林緯奇擔任董事長才不到兩年的時間。公開資料顯示,林緯奇現年57歲,擔任董事長的公告發布于2021年12月9日,彼時他由片仔癀實際控制人漳州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調任。
據片仔癀2022年年報,林緯奇曾擔任英語教師、東山縣教育局干部,并在東山縣外經委、外資科,香港漳龍實業有限公司等任職。2022年,林緯奇年薪60.17萬元。
林緯奇辭職是否另有原因?接下來將去向何處?25日,中新經緯以投資者的身份致電片仔癀董秘辦,詢問林緯奇工作調整的具體事宜,對方表示并不清楚。
24日晚,片仔癀的公告還表示,經董事會半數以上董事共同推舉,在董事會選舉產生新任董事長前,由董事、總經理黃進明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主持董事會日常工作,直至選舉產生新任董事長為止。
黃進明是一名片仔癀“老人”。2022年報顯示,黃進明現年57歲,自1987年歷任漳州制藥廠干部、漳州進出口公司(籌)負責人、漳龍實業有限公司營業部經理等;2006年開始,任片仔癀副總經理、董事、常務副總經理;2019年7月至今,任片仔癀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至今,片仔癀已三換董事長。在林緯奇之前,片仔癀的董事長為潘杰。2021年12月,片仔癀公告稱,潘杰因工作調整,向董事會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及董事會下屬專門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不過,2023年5月,福建省漳州市紀委監委發布消息稱,片仔癀原董事長、時任漳州市九龍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潘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漳州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同日,該網站發布,片仔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叢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漳州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在潘杰之前,片仔癀董事長是劉建順。2021年4月,片仔癀公告稱,劉建順因個人身體原因,特向董事會申請提前退休,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及董事會下屬專門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2022年年報顯示,片仔癀于1999年12月由原漳州制藥廠改制創立,是中華老字號企業。片仔癀的第一大股東是漳州市九龍江集團有限公司,持股超過51%,其實際控制人則是漳州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高層頻繁換人,是否會影響片仔癀的未來表現?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中新經緯分析道,對任何一家公司來講,董監高等都是公司治理的基礎和核心,對于片仔癀來說亦是如此。頻繁的高層人事變動,在很大程度會給公司的經營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但相比于非國企,國企高層的變動對于企業經營以及業績的影響沒有那么大。”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李國平則對中新經緯分析稱,董監高的頻繁變動,特別是董事會與管理層的頻繁變動會增加公司經營的不穩定性。董事會是公司日常的決策機構,而通常情況下,大部分董事會成員也是管理層。因此,一方面,董事會與管理層的頻繁變動可能導致公司在發展戰略、企業經營理念、管理風格與管理方法等各方面發生變化,從而影響企業經營的穩定性;另一方面,董監高的頻繁變動可能在公司經營、公司治理兩個方面給二級市場上的投資者帶來不安全感。
“雖然在法律上,董事長在董事會中并沒有特殊的權力與地位,但在中國,在董事會的實際運作中,董事長的實際權力與影響力往往超過法律賦予他的權力,很多公司的董事長實際上控制了整個公司的董事會,從而決定了公司的經營。因此,董事長的頻繁變動對公司的經營可能產生巨大不確定性。”李國平說。
李國平認為,片仔癀目前處于一個比較迷茫的階段,除了提價外,片仔癀似乎沒有找到其他增長的途徑,也沒有明確的發展戰略。在這個時候董監高的頻繁變動對公司經營的不利影響更為明顯。
任職期內市值蒸發超一千億
2022年,是林緯奇官宣擔任董事長后經歷的一個完整財年。不過,在這一年內,片仔癀的業績增速創8年來新低。
從2022年業績看,片仔癀實現營業總收入86.94億元,同比增長8.38%;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24.76億元,同比增長2.89%。看起來營收、凈利雙增,實則營、利增速創近8年新低,均跌破10%。
與此相應的,片仔癀肝病用藥的毛利率由2016年的87.96%,下滑到2022年80.90%。
2023年上半年,依靠強化市場策劃及拓展銷售渠道,與核心產品片仔癀系列產品、片仔癀牌安宮牛黃丸的銷售增加,片仔癀的營、利增速重回兩位數,分別達到14.08%與18.82%。
2023年上半年,多種藥材價格大漲。今年5月,就在潘杰和劉叢盛被查的前六天,片仔癀對主營產品片仔癀錠劑進行了20年來第十次提價,中國國內市場零售價格從590元/粒上調到760元/粒,供應價格相應上調約170元/粒。漲價原因是“片仔癀產品主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漲等”。
東吳證券(9.170, 0.04, 0.44%)在研報中表示,該次調價幅度歷史最大,片仔癀錠劑國內市場零售價格提價幅度29%,提價主要來自成本端天然麝香、天然牛黃等貴細藥材。
10次提價期間,片仔癀的業績一路飛漲。財報數據顯示,片仔癀的營收從2003年的2.14億元增至2022年的86.94億元,同期歸母扣非凈利潤由5951.02萬元增至24.76億元。
此外,2021年6月,“片仔癀590元/粒藥品被炒至1600元/粒”的消息登上熱搜,片仔癀變得一粒難求。在炒作下,片仔癀的股價也一路漲至2021年7月盤中最高點491.88元/股。
不過,伴隨公司提高供應量、拓展銷售渠道等調控,炒作偃旗息鼓,片仔癀價格最終回歸正常。自2021年9月開始,片仔癀錠劑的二手市場價格一直下跌,回收價格均低于彼時590元的官方指導價。
熱度之后,片仔癀股價進入震蕩下行,市值也一瀉“千億”。
2021年12月,林緯奇官宣接任時,片仔癀的股價在460元/股左右,市值在2811億元,但截至2023年7月24日收盤,片仔癀報收277.53元/股,市值1674億元。以此計算,在林緯奇任內,片仔癀股價累計下跌近四成,市值蒸發超千億元。
25日早上,在中新經緯以投資者身份詢問股價下跌原因時,片仔癀董秘辦工作人員回應,“二級市場股價的波動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從公司的角度,我們會盡力做好我們的經營,腳踏實地做好我們的企業。”
對此,郭一鳴對中新經緯表示,近年來片仔癀股價的下跌,和高管頻繁變動有一定的關系,但更多可能在于基本面表現和業務模式的變化。他分析,片仔癀的優勢在于品牌以及定價權,業績的增長更多來源于核心產品不斷的提價,但單一的漲價模式不利于企業長期穩定的盈利,而其價值爭議一直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所以,增長的持續性以及新增長點的預期,可能才是市場最關注的,但在此之前,持續上行后觀望情緒的增強可能是股價階段走低的原因之一。”郭一鳴分析稱。
擬增補的董事帶紀檢經歷
就在披露林緯奇辭職當晚,片仔癀同時披露了一份關于增補董事的議案稱,擬增補林志輝為第七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
而在林志輝簡歷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其來自紀檢系統的工作經歷。
公告顯示,林志輝出生于1974年10月,自1997年起歷任福建省明溪縣沙溪鄉政府干部,龍文區紀委駐漳州藍田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紀檢組組長、漳州市紀委效能監察室紀檢監察員、第一紀檢監察室副主任等職務。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林志輝任漳州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委;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任漳州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委、漳州市監察委員會委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董事會行使職權包括:決定公司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制訂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制訂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擬訂公司合并、分立、變更公司形式、解散的方案;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經理(總經理)(下稱經理),根據經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決定其報酬事項;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等。
在公司治理中,引入有紀檢背景的董事意味著什么?25日下午,中新經緯就該問題致函片仔癀,截至發稿沒有收到回復。
郭一鳴對中新經緯表示,一家企業,尤其是在國企的背景下,引入有紀檢背景的董事會董事還是為了后續公司更好的治理,包括防止可能的潛在腐敗等情況。
李國平分析稱,公司的董事應該能夠幫助公司改善經營、提升公司治理的質量。這就要求董事同時具備兩方面的條件:一是具有專業背景,即擁有企業的經營管理經驗能夠幫助企業改善經營,或者擁有法律、財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能夠幫助企業提升內部控制與合規的質量;二是能夠保持獨立性,能夠獨立地對董事會的決策作出判斷,并堅持自己的獨立性。
“如果引入的紀檢背景的董事不同時具備上述兩方面的條件,那么,這一做法除了象征意義外,沒有任何實質意義。”李國平最后指出。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