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導,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及健康中國研究中心支持,人口與健康雜志社主辦,健康中國觀察雜志承辦,中國抗衰老促進會協辦的“2023健康中國發展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阿斯利康等企業參與支持。
??嘉賓主題發言后,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的主持下,參會嘉賓圍繞“健康中國建設的責任與擔當”話題進行了圓桌討論。
??2023健康中國發展大會主旨演講、圓桌討論環節
??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一級巡視員齊貴新強調,2023年是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也是我國癌癥防治行動的新起點。癌癥防控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深度踐行“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促進癌癥防控關口前移,積極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癌癥防治,最終形成全面認識癌癥、全周期防控癌癥、全民參與防癌抗癌的社會氛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堅實健康根基。
??“健康中國研究中心-癌癥防治專委會”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一腫瘤學專家徐兵河院士和齊貴新司長的見證下正式成立,開啟了中國腫瘤防治事業的新篇章。專委會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馬飛教授擔任主任委員,將以推進健康中國癌癥防治行動為核心宗旨,以“全方位提升、全周期促進”的兩全管理理念為行動方針,匯聚專業力量,科學引領我國腫瘤防治精準前行。
??阿斯利康全球高級副總裁、全球研發中國中心負責人何靜博士帶來了“科學為先:臨床研發賦能癌癥防治”主題報告,從企業角度分享了創新研發對癌癥防治的重要價值,并表示,阿斯利康將繼續致力于為中國腫瘤患者提供先進的診療服務、為中國腫瘤防治事業貢獻力量。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周儉教授圍繞“健康中國 規范先行-中國肝癌規范診療的質量控制”展開演講,生動呈現了肝癌單病種質控的成功范例;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黨委書記單保恩教授基于“績效考核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做出主旨分享,提出醫院高質量發展應以更加嚴謹的態度進行質量管理、內部制度建議、科學化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和醫院文化建設,更好地為廣大患者提供高品質服務,助力健康中國。
??早篩早診是早治的前提、是改善腫瘤患者整體預后的首要關口。專家表示,肺癌是精準化全程管理的代表性瘤種,不僅要大力推動早篩早診,指南推薦的靶點也要應檢盡檢,增加患者早期治愈機會和生存獲益 ;前列腺癌和婦科腫瘤分別是嚴重影響男性和女性生命及生活質量的腫瘤,重視前列腺癌PSA篩查、前移診治時機迫在眉睫;醫共體為基層早篩早診能力提升開辟了綠色通道。
??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醫院院長周清教授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馬飛教授分別發布了《縣域肺癌臨床診療路徑(2023版)》和《中國縣域乳腺癌防治管理路徑與質量控制指南(2023年版)》,兩大重點瘤種的最新基層實踐規范重磅面世,將助力更多患者獲得長生存希望。同時,馬飛教授深入淺出地解讀了乳腺癌防控新模式如何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梁文華教授立足前沿,結合全球最新成果展示了肺癌早期防控新路徑,展望了人工智能(Al)技術用于肺癌篩查的前景。
??精準診斷是精準治療的基石,先進技術和體系平臺是病理診斷能力的兩大依托。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腫瘤病理專委會主任委員步宏教授帶來了題為“精準助力健康中國新篇章-中國數字化病理能力建設現狀與展望”報告,從技術層面分析了中國病理能力建設的現在與未來,凸顯了我國數字AI廣泛布局的迫切需求。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郭凌川教授介紹了“縣域病理能力提升工作計劃”,福建省腫瘤醫院的病理科主任陳剛分享了“福建省腫瘤病理診斷聯合體助力精準診療腫瘤”的成果與經驗,從體系平臺層面提出了幫扶基層提升腫瘤病理診斷能力的策略,區域診斷中心模式可高效輻射更多醫院,同時,精準診斷相關檢測納入醫保是實踐“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