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d項目密集上馬,流通環節迎來巨變。
01、醫院spd項目招標:費率不超4.8%
4月11日,據采招網消息,江蘇南通市第二人民醫院將開展醫用耗材spd物流智能一體化建設項目談判。
根據招標信息,負責醫院醫用耗材及檢驗試劑(不具備配送條件的品種除外)的配送,配送量約1億元人民幣/年。成交供應商對生產商及原有供應商收取的配送費比例不得超過4.8%。需要免費為醫院安裝一套滿足醫院實際需求的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統,與醫院 其他信息系統無縫連接,并承擔所需接口費用及日常維護。
項目不接受聯合體投標。服務期限1年,如雙方滿意,可以續簽合同2次,每次1年。
醫療器械spd項目正在步入集中爆發階段。
賽柏藍器械梳理發現,近期,孝昌縣第一人民醫院、中山市橫欄醫院、西安西京醫院、山東省第二康復醫院、中山市骨科醫院、中南大學湘雅口腔醫院、威海市立醫院、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菏澤市第三人民醫院等醫療機構相繼開展耗材spd招標、調研。
今年以來,湖南省腫瘤醫院、福州市第一醫院、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海南省人民醫院、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四川省骨科醫院等諸多大三甲加入耗材spd大軍。
《2022中國公立醫院醫療器械spd市場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0月,全國開展spd項目的三級醫院占比超七成,三甲醫院占比超六成,全國醫院百強榜中,53家落地實施spd項目。
其中,48%的spd項目醫院年采購規模在1億元到10億元。另有6%的醫院年采購規模超10億元,部分醫院甚至能達到20億元。
02、spd集中爆發,項目數量接近三年總和
據中物聯醫療器械供應鏈分會統計,僅2022年前10個月開展的spd項目,已經接近2019-2021三年實施數量的總和。
整體來看,目前開展spd業務的企業主要有全國流通領域的頭部企業、區域性流通龍頭以及第三方spd服務商。其中尤其以頭部流通巨頭最為強勢。
而在打包配送模式下,中小供應商也并非直接出局。
業內人士對賽柏藍器械指出,醫療器械領域不太可能像藥品一樣,由一家供應商獨家供應,還是需要多家供應商供貨,只是有時可能最后由一家供應商來開票。
“目前很多醫院在推的集配模式,其實并不是說供應商完全整合,原來的小供應商大部分都還在,只不過是不在醫院開戶了。醫院只給過票的服務方去結算,其他小供應商就從過票方這里走賬,但是貨還是各自負責各自的。”一位spd供應商管理人員談到。
“醫院有時賬期會比較長,有的可能12個月的賬期,資金可能要壓幾千萬,小供應商確實是撐不住,所以一些大的供應商就開拓出這部分業務,相當于提供金融服務。既然是要墊資,相應的也有成本轉嫁。”
對于商業公司而言,spd與集中配送業務無疑是鞏固乃至進一步搶占市場的利器。2022年,流通巨頭紛紛加碼spd項目。
國藥控股2022年報顯示,年內新增spd項目72個。2023年,器械分銷業務將持續調整優化應對耗材帶量采購等政策的各項措施,結合當前醫聯體、醫共體項目的推進,大力拓展spd和集中配送等綠色智慧供應鏈服務項目。
華潤醫藥2022年報指出,器械業務方面,報告期間內新增spd等創新項目50個,成立專業spd公司,打造自有spd服務軟件,新落地一個區域綜合檢驗中心項目,目前spd與集中配送等創新項目已超過120個。
區域醫藥流通企業也在積極推進spd業務,部分企業明確加大投資。
南京醫藥在2022年年報中指出,2022年共計開展醫用耗材spd項目36個。2023年將持續推進spd項目,緊密終端合作關系。
廣西柳藥集團在4月1日發布的《投資者交流會議記錄》中指出,近年來加大了在醫療器械耗材、檢測試劑方面的市場拓展力度,強化藥品端與器械端的業務資源協同,共同推動器械耗材、檢測試劑醫院客戶的開發和醫院spd項目的實施。2022年,公司醫療器械實現營收2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1.45%。
據悉,柳藥集團今年將進一步加快醫院器械耗材spd項目的實施工作,項目投資金額4.1億元,投資建設期3年,擬在廣西區內18-22家三級醫院,20-30家二級醫院開展。通過該目實施推動醫院器械耗材的集采集配模式落地,從而有效提高公司在醫院端的器械耗材市場份額,項目正式運營后預計年均可實現營業收入20.22億元。
在醫院精細化管理需求下,醫療器械spd業務市場潛力將被進一步激發,而更專業、系統的spd服務空間還有待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