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麗是名白領,畢業后忙于工作,半年前查出了慢性胃炎,醫生叮囑她要規律飲食,少吃一些堅硬的食物。
聽到醫生的話,小麗想起之前在晚上看過的一篇文章:小米粥最能養胃,還說小米是粗糧里的“細糧”,好處不少,
所以在這次胃病后,小麗早上早晚都會喝上小米粥,但連續喝了幾個月后,腸胃非但沒有變好,還出現了反酸的現象。無奈之下,來到醫院。
檢查結果顯示,小麗的慢性胃病確實比半年前更嚴重,醫生推測這和小麗喝粥有關。
一、小米粥是“代參湯”,到底養胃還是傷胃?
小米又稱“粟米”,是原產于我國的糧食品種,距今已有5~7千年的歷史,在先秦時期更是被列為了五谷之首。
因小米粥營養豐富,所以又有“代參湯”的稱號,直到現在,我國北方地區的婦女生育后依舊會熬制小米加紅糖來補身體。
中醫認為,小米味甘咸、性涼,可入腎、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和中益腎等作用,對于脾胃虛熱、反胃嘔吐等有一定緩解作用。
另一方面,中醫認為黃色入脾,而小米正好也是黃色的,可起到和胃溫中的作用,產后女性經常喝小米粥也是這個原因。
小米是公認的養胃食材,特別是在烹飪小米粥時多用文火慢煮會,出鍋后煮出來的粥上面會有一層米油,這個也往往也被認為是精華所在,具有很好的養胃效果。
《本草綱目拾遺》里面就有記載“力能實毛竅,最肥人”,用白話說就是適當喝米油可滋潤胃腸道、滋補身體,尤其適合一些本身胃腸道功能稍弱的嬰幼兒、老人。
對于健康人群來說,時不時來點小米粥調節飲食和腸胃是很不錯的。
但對于胃反酸、燒心的人來說,喝小米粥反而是雪上加霜。反酸、燒心是由于飯后胃酸向上逆行進入食管所致,會給食道黏膜帶來較強的刺激性。喝粥會促進胃酸分泌,讓患者身上的不適癥狀進一步加重。
二、作為粗糧的小米熬粥,糖尿病人可以喝嗎?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不少人認為小米也是粗糧,粗糧對于血糖好,可以放心吃。但其實小米算是粗糧中“細糧”。
小米粥的升糖指數(GI)值為71,也屬于高升糖指數的指數,在食用后容易導致血糖上升。雖然說小米粥的GI值比米飯的83.2、面條的81.6要低一些,但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依舊不友好。
且小米在煮制成粥后,很容易被胃腸道吸收,其主要成分又為碳水化合物,進入體內后很容易導致餐后血糖迅速上升,對于控制血糖較為不利。
事實上,小米的不同做法升糖指數也不一樣。對于真的很喜歡吃小米的糖友,建議在烹飪時不要提前浸泡,盡量不要煮成粥,可以做成小米飯。
除了小米飯外,還可以適當吃些小米煎餅、小米饅頭,吃的同時可適當搭配些肉蛋奶類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及蔬菜,這樣能更好控制血糖。
三、步入老年,更要注重主食的攝入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指出,主食攝入量與不同年齡段人群之間的死亡率有明顯關系。尤其是年齡大于50歲的人群,適當增加主食的攝入可降低身體的死亡率。
具體來看,男性在60歲、女性70歲時,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占比增加到67%時,死亡率最低。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王磊表示,中老年人的胃腸道功能相對會弱一些,而碳水化合物較容易被身體吸收利用。
老年人不能盲目攝入大量肉類、油脂,否則身體無法及時消化,很容易讓血脂、血壓等水平上升,建議老年人可適當多吃一些易消化的碳水類食物。
這4種食物推薦老年人可適當多吃:
1.蛋白質冠軍:燕麥
燕麥是所有谷物內蛋白質含量最高的,且燕麥內的蛋白質氨基酸構成與人體的較為接近,進入體內有很高的吸收率。
老年人日常可適當多吃些燕麥,但要注意區分一些“假”燕麥。市面上有很多燕麥片燕麥的比例很低,為了改善口感會添加大量的糖油,這類燕麥片不推薦食用。
2.維生素C冠軍:土豆
100g土豆內約有27mg的維生素C,在根莖類蔬菜內屬于佼佼者,且土豆內還有豐富的淀粉可保護維生素C。
3.膳食纖維冠軍:蕎麥
100g帶皮蕎麥內約有13.3g膳食纖維,大米僅有0.7g左右,通過吃蕎麥可讓身體補充膳食纖維,預防便秘、增強飽腹感。
且蕎麥內的蘆丁、槲皮素等成分,對調節餐后血糖也有好處。
4.胡蘿卜素冠軍:紅薯
紅薯內有豐富的胡蘿卜素A成分,該物質具有保護視力、預防皮膚干燥、增強身體免疫力等作用。
同時,紅薯內的膳食纖維含量也很豐富,對控制餐后血糖有益。
人到了年紀后,身體腸胃都不比年輕時候,對于各種食物都要有所了解,也更需要注重飲食的合理安排。
參考資料:
[1]《小米熬粥營養價值豐富,有“代參湯”之美譽》.人衛健康 2022-03-17
[2]《主食只吃饅頭米飯你就虧大了!這5種才是主食中的“營養冠軍”》.CCTV生活圈 2021-02-27
[3]《每天1碗小米粥,身體會有什么變化?小米粥油真的堪比“參湯”?》.科普中國 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