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蛋黃膽固醇很高,吃了容易得高血脂?!?/p>
“不是說雞蛋營養好嗎?怎么我看網上說吃多了會得癌?”
“一天吃一個雞蛋,到底是對身體好還是疾病禍根呢?”
......
小九經常在后臺收到有關雞蛋的這些提問,作為我們餐桌上最常見到的蛋類,對于雞蛋的爭議也是最多的。
那么雞蛋究竟對人體是有利還是有害呢?怎么吃才好?
一、研究:每天多吃一個蛋,增加癌癥風險?
2021年,浙江大學研究團隊對超52萬人進行了一項大規模隊列研究,評估雞蛋和膽固醇攝入與疾病風險的關系,相關結果發表在《PLOS Medicine》上。
研究發現,雞蛋與膽固醇攝入與更高的心血管疾病、癌癥以及全因死亡率相關。
具體來看,每日額外攝入300mg膽固醇(多吃一顆雞蛋約多186mg膽固醇)與過早死亡風險增加19%、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16%、癌癥死亡風險增加24%相關。
但這項研究很快就有人提出了質疑,因為研究所調查的對象為美國本土群眾,他們的生活習慣、環境以及飲食等都與國人有較大區別,針對他們進行的研究結論也不一定適合國人。
且研究中強調的是總膽固醇攝入問題,并不是吃不吃雞蛋或吃多少雞蛋,二者之間沒有必然聯系。
事實上,針對國人的研究發現,只要適度吃雞蛋,不但不會增加心血管風險,還有助于血管健康。
2018年,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李立明教授在《心臟》期刊上發表的一項涉及50萬國人平均8.9年隨訪的研究指出,每日攝入一個雞蛋,對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以及死亡風險均有好處。
這個研究的大前提就是適量攝入,滿足下國人可以放心吃雞蛋,但同時要注意減少紅肉、加工肉等飽和脂肪的攝入,避免身體膽固醇攝入過多。二、雞蛋是膽固醇大戶?高血脂能吃蛋黃嗎?
我們要知道人體大多數膽固醇是由肝臟合成,而通過食物攝入的其實并不多,大概只有3成,而且主要來源于那些飽和脂肪酸較高的食物,對比下,雞蛋的飽和脂肪酸含量并不高。
武漢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醫師吳遠玨表示,相對于蛋白來說,蛋黃確實脂肪更高。但除了脂肪外,蛋黃還有豐富的優質蛋白,以及維生素、礦物質和卵磷脂。其中卵磷脂能調節和控制血膽固醇。
要是因為害怕脂肪而不吃蛋黃,就損失了雞蛋的大部分營養,而且這個高是相對于蛋白來說,相對于其他常見食物,蛋黃的脂肪含量并不高。害怕血脂高的話真正要限制的是豬腦、肥肉、動物內臟等。
《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指南》也推薦可以吃雞蛋,如果罹患高血脂,可以一周吃3~5個,但要注意控制膳食總膽固醇攝入量。
三、雞蛋營養美味,但這3種能少吃就少吃
雞蛋家家戶戶都有,一年四季都能買,便宜且營養豐富,是不可多得的佳品。但不是每一種做法都是好雞蛋,3種雞蛋勸你要少吃。
1.油炸蛋
油炸雞蛋內的油脂含量很高,對于血脂控制非常不利,很容易引起身體肥胖。且在烹飪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苯并芘、雜環胺等致癌物,長期攝入對健康威脅很大。
2.溏心蛋
沒有完全熟透的蛋里可能有沙門氏菌等致病菌,食用后會導致食物中毒。且半生不熟的雞蛋,蛋白質利用率比熟雞蛋要少許多。
3.毛雞蛋
毛雞蛋最大的隱患就是安全問題,它很可能是養雞場內受到致病菌感染無法發育成熟破殼的淘汰雞蛋。人在食用后有較大的感染風險。
且小雞在發育時會消耗大量的營養成分,食用毛雞蛋所獲得的營養完全不及正常雞蛋。
在吃雞蛋時最好選擇蒸煮的方式加工,方法也很簡單,輕松享受美味。
1.蒸蛋羹:水:蛋液=1:2
這個方式烹飪的雞蛋適合消化功能不好的老人和小孩,蒸的時候最好選擇溫開水、涼開水,水和蛋液的比例1:2為宜,蒸蛋時要使用小火。
2.煮雞蛋:先煮后燜法
煮雞蛋注意要冷水下鍋,在水開了之后再轉小火煮5~6分鐘關火,最后燜個3~4分鐘即可。注意,煮雞蛋的全程不宜超過15分鐘。
雞蛋的好處不少,但凡事都過猶不及,只要控制好吃雞蛋的量,就能給身體帶來好處。方法最好選擇蒸煮的,這樣在帶來美味同時,也能最大程度保留營養。
參考資料:
[1]《浙大章宇/焦晶晶團隊提供最新證據:每天多吃一個雞蛋,會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癥死亡風險》.中國生物技術網 2021-02-10
[2]《膽固醇高不敢吃雞蛋?五個知識點教您飲食控制膽固醇》.武漢協和醫院 2021-11-12
[3]《每天吃 1 個雞蛋,身體會發生什么變化?會升高血脂?會增加膽固醇攝入?》.科普中國 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