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日本小林制藥的紅曲保健品出現嚴重安全問題,已致數人死亡,還有很多人在住院治療,那么以紅曲為主要成分的血脂康是否安全,還可以繼續吃嗎?
華子打了一個比方,如果日本與中國各有一家饅頭店,日本店里的面粉混入了老鼠藥,人吃了日本饅頭會中毒,那么會不會影響大家吃中國的饅頭呢?答案顯而易見,大家會認為兩者風馬牛不相及,只要不吃日本饅頭就好了,跟中國饅頭沒有關系。
一、紅曲與他汀的關系
小林制藥公司公布此次安全問題涉及到的產品分別是紅曲膽固醇顆粒、納豆激酶顆粒以及降膽固醇健康輔助顆粒。這些產品都含有紅曲成分,以降低膽固醇為主要特點。
紅曲是紅曲霉菌附著于大米或是大豆,經過發酵后精制而成。上個世紀70年代,日本學者發現紅曲中含有可以降低膽固醇的物質,被稱為“莫納可林K”,之后研究發現,“莫納可林K”就是他汀類藥物中的洛伐他汀。
所以紅曲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原理與他汀類藥物相同,有同樣的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
二、保健品不是藥品
小林制藥出現問題的產品,皆為保健品。保健品又稱為功能性食品,可以調節人體機能,但不能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也就是說,保健品是“食品”,不具備治療疾病的作用,也不能宣稱對疾病有治療作用,不能代替藥品。
藥品有明確的適應癥和功能主治,還要有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也就是說,保健品與藥品不一樣,兩者的生產工藝、質量要求等都不是同一個水平,不能混為一談。
血脂康是藥品,在生產過程中受到非常嚴格的監管,療效與安全性都有保障。
三、小林制藥的紅曲有雜質
目前小林制藥給出的官方說法,是在其生產的紅曲保健品中含有“非預期成分”,但具體是什么成分還沒有說明。
紅曲霉菌是較為安全的菌種,但紅曲的發酵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其中容易引入雜菌出現有毒的“非預期成分”。比如1995年法國學者發現紅曲發酵過程中可能產生桔青霉素,具有腎毒性,還可致畸、致癌。
紅曲霉菌的“近親”黃曲霉菌,則會產生毒性極大、致癌性極強的黃曲霉毒素;而煙曲霉菌不僅會產生毒素,還會造成人體感染。
四、治療使用藥品優于保健品
許多人擔心藥物的不良反應大,覺得保健品沒有不良反應會更安全。但實際上,紅曲中的洛伐他汀也是他汀類藥物中的一種,也有可能造成肝功能異常和肌肉損傷。
藥品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是確定的,且對雜質有限量。而保健品作為食品,通常只會寫明其中紅曲的含量,而不會寫出洛伐他汀的含量。而不同發酵條件生產出來的紅曲,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是不確定的。
所以在治療疾病的時候,使用含量精準可控的藥品,遠優于不知道具體有效成分含量的保健品。
總結一下,日本的紅曲保健品出了問題,不影響中國含有紅曲的藥品使用。大家不要混淆藥品與保健品的區別,建議需要控制膽固醇的人,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正規的藥物進行治療,效果與安全性都優于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