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絕大部分人的意識中,將老年人的“聽不見”與“聽不清”當做自然且正常的事,病情進展慢、自我重視不夠,不愿接受助聽器的使用,是我國聽障老人的共性。
據《中國聽力健康現狀及發展趨勢》等資料統計測算,我國目前約有1.2億老年人正在逐漸失去聽力。研究調查發現超8%的認知障礙癥是由聽力損失導致的,輕度、中度、重度聽障老年人患認知障礙癥的風險比正常老年人分別高2倍、3倍、5倍。
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約1/3存在中度以上聽力損失,75歲以上老年人中可上升到約1/2。然而,目前我國老年人的助聽器使用率在只有5%至10%。如何守護老年人的聽力,讓老人回歸有聲世界,感知生活美好,體驗豐富多彩的晚年,是人口老齡化進程中需要積極面對的問題。
助聽器可以幫助老人回歸有聲世界,關于助聽器誤區需要盡早糾正:
誤區一:現在還能聽到,等到聽不到時再戴助聽器
耳聾對人的危害極大,應該盡早地積極給予聽力干預。干預得越早越利于保護殘余聽力。由于聽力損失,使輸入聲音變小,聽神經和聽中樞得不到足夠的聲音刺激,會加速聽神經和聽中樞的退化過程,過早出現聽聲音不清楚,對語言理解困難。如果等到完全聽不到了,佩戴助聽器也是沒有效果的,配助聽器也就失去了意義。
誤區二:戴助聽器會越戴越聾
助聽器是專業驗配的話是不會造成聽力下降的,科學的佩戴助聽器,會增加耳朵的使用頻率,刺激耳蝸聽毛細胞,使聽毛細胞得到鍛煉,萎縮退化會減慢,并不會造成越戴越聾的現象,反而不戴助聽器會加劇聽力退化。早佩戴助聽器就和佩戴眼鏡是一樣的道理,干預越早越好,保護殘余聽力。
助聽器去哪里配:
助聽器不可以隨便購買,一定要到醫院耳鼻喉科或專業的聽力機構驗配。專業的驗配師會通過科學的測試,調試,評估,及康復指導等,幫助老人完成助聽器的驗配。
如何選擇助聽器:
助聽器并非越貴效果越好,而是要根據個人的聽力損失情況、生活需求、預算等因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助聽器。若老人的聽力損失程度較輕,平常在家里只是與老伴說說話,那么他就沒有必要購買幾萬元的助聽器,而是可以選擇一款功能較簡單、價格較低的助聽器。如果老人是雙耳聽損,在只能承擔某一預算的情況下,雙耳配戴一對助聽器,比單耳戴一臺相同總價的助聽器,效果會更佳。因為雙耳配戴可以提高聲音的定位和分辨能力,特別是減少噪聲環境的干擾,增加語言的清晰度,佩戴效果明顯更好。所以,在選擇助聽器的時候,不要只看價格,而要綜合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助聽器。
日常使用助聽器的注意事項:
1. 逐步適應:初次佩戴助聽器的前幾周,每天佩戴時間因控制在3-5小時。佩戴時間應緩慢增加,每日增加1-2小時,觀察有無不適,如果佩戴適應,無不良反應,可逐漸增加佩戴時間至10小時作用。
2. 在洗澡、洗頭、洗臉、游泳時需要取下助聽器,并將助聽器放進干燥盒內。以保持助聽器的干燥。
3. 每天晚上取下助聽器后,用干凈的軟布將助聽器擦干凈,然后把電池倉門打開,將助聽器放入干燥盒內,并把干燥盒的蓋子擰緊,以免空氣中的濕氣進入干燥盒內。
4. 助聽器的內部零件怕摔、怕震,所以安裝電池時可放在軟墊上,佩戴時注意失手跌落,摔壞助聽器。
5. 助聽器不用時,電池不能長時間裝在助聽器內,防止電池漏液,使助聽器腐蝕,生銹。
6. 保持耳道清潔,防止盯眝帽、麥克風、出聲孔、防塵片堵塞。
7. 定期到助聽器驗配中心抽濕保養。
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聽力防護也很重要
1. 老年人的飲食要營養成分豐富,宜常進食富含鈣、磷脂的食物,如豆制品、蛋類、蔬菜、水果等,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品。同時,飲食應有規律,避免過饑過飽。
2. 保持良好的心態,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精神心理與生理健康之間的關系。心胸寬闊,樂觀豁達是健康長壽的秘訣。反之,如果老年人生活緊張、焦慮,久而久之容易引起血壓增高,影響內耳血液供應,最終將引起耳鳴、耳聾等。
3. 適當運動不可少:生命在于運動,運動促進健康。堅持一定的體能鍛煉,可以增強生命活力,延緩組織器官老化。適宜老人的鍛煉方法包括散步、做體操、打太極拳、練氣功、肢體拍打、做呼吸操等。
4. 戒煙戒酒:尼古丁和酒精會直接損傷聽神經,長期大量吸煙、飲酒還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導致內耳供血不足從而造成聽力下降。
5. 用藥宜慎重:老年人應慎重使用或盡量不用鏈霉素、慶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等易致內耳中毒的藥物。謹記:遵醫囑服藥,不了解的藥物不要擅自服用。
6. 遠離噪聲源:老人應避免在噪聲很大的地方長久地停留。在老年性耳聾患者中,城市居民比農村居民多,這可能與城市環境噪聲大有關,因此,老年人要盡量避免長期的噪聲激,遇到突發性噪聲時,要盡快遠離,以減少噪聲對雙耳的沖擊和傷害。
7. 定期查體:檢查身體可以及時發現疾病,從而達到早治療的目的。
雖然,老人的聽力下降是令人無奈的,但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通過正確使用助聽器還是可以幫助老人改善聽力,維持老人的社交能力,從而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的。在此,也希望與父母團聚的子女,在享受父母關愛的同時,關注老人們的聽力健康,讓科技助聽,不斷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共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