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孩子,去刷了牙再來吃早餐。”
“不刷不刷,我昨天在網上看了,不刷牙吃早餐才最好!”
“哪來的怪說法,我活這么久就沒見過起床不刷牙的。”
“這是醫生說的,你的觀念已經跟不上啦...”
關于“先吃早餐”還是“先刷牙”的討論一直不少,而在日常生活中,兩種做法都有不少人在實踐,那到底哪種更好呢?看看口腔醫生怎么說。
一、不刷牙就吃早餐,對身體到底好不好?
相信大家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刷牙,但其實也有不少朋友喜歡吃了早飯后才刷牙,這好像和我們的傳統認知不一樣,不刷牙嘴巴臭臭的怎么吃得下呀?別急,其實兩種都有其道理。
先刷牙后吃可以改善口腔內的異味,還能刷掉牙菌斑。如果使用的是含氯牙膏的話,還能讓牙齒表面形成留下一層薄薄的氯元素,預防牙齒被酸性物質侵蝕。
而先吃后刷牙,則可以刷掉吃飯時留下的食物殘渣,保證口腔環境干凈。
但在口腔醫生看來,可能會更傾向于后者,即吃飯后刷牙。南昌大學附屬口腔醫院主任醫師鄭治國表示:睡前刷過牙的情況下,在晨起醒來時口腔內并沒有食物殘渣等物質,只需要漱口將粘稠的唾液沖洗掉即可。飯后刷牙,可以較大程度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讓口氣變清新。
但也有例外,如果早餐吃的是水果或果汁類的酸性食物,這時候最好先刷牙。
因為酸性食物內的酸性物質會對牙齒琺瑯質帶來弱化、侵蝕作用,飯后馬上刷牙反而會給琺瑯質帶來更大的傷害,為口腔健康帶來較大的隱患。
二、日本研究:血管變硬,問題出在早餐上?
可能有些“機靈”的友友就會想,既然飯前飯后刷都那么糾結,那直接刷完牙不吃早餐不就好了嗎?錯錯錯,不吃早餐的危害比你我想的都大。
日本的一項研究指出,經常不吃早餐或與動脈硬化發生風險增加相關。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不吃早餐會讓身體的進食欲望顯著增加,對高熱量食物的需求也會增加。
進而導致午餐、晚餐的攝入量增加,這樣一來很容易熱量攝入過剩,導致身體肥胖,誘發高血糖、高血脂以及血管硬化等問題出現。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上也曾發表過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對6550名年齡40~75歲的受試者進行了18.8年的隨訪。結果發現,相較于每天吃早餐的,從不吃早餐的受試者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了87%、總死亡風險增加了19%。
不吃早餐不單單危害著心血管健康,對身體的危害是全方位的。長期不吃早餐,可能有這3大危害。
1.激素分泌異常
在正常吃一日三餐的情況下,體內的激素也會規律、循環地分泌,一旦不吃早餐會導致身體過長時間處于空腹狀態下。
時間長了之后,容易導致體內激素分泌異常,誘發胰島素抵抗,增加糖尿病、高血壓的發生風險。
2.反而會吃更多
上文提到,不吃早餐會讓身體長期處于饑餓狀態下,對于高熱量食物的渴求度會明顯增加。午餐、晚餐的攝入量會明顯增加,反而容易導致身體肥胖。
3.情緒受到影響
不吃早餐會讓大腦無法攝入充足的能量,身體只能消耗體內儲存的肝糖原、脂肪來供能,這樣一來體內酮體的數量會明顯增加,會讓人變得十分暴躁易怒。三、這3類早餐并不健康,早餐到底要如何吃?
《中國居民早餐行為白皮書》顯示,我國超半數人早餐食物種類不夠豐富。許多人為了方便而忽視了營養,這對于長期的健康并不利。
早餐不必可少,而且不可以馬虎。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3種早餐搭配,其實并不健康。
1.油條+豆漿
油條和豆漿是很多人的早餐標配,但這個早餐并不健康。油條屬于油炸的食物,熱量很高,且油炸過程中可能會如丙烯酰胺等致癌物,還有反式脂肪酸,對心腦血管健康都很不利。
而搭配的豆漿多為含有大量糖分的甜豆漿,長期吃高糖高脂的早餐,很容易讓身體肥胖,刺激產生炎癥反應。
2.白米粥+咸菜
白米粥的營養成分十分單一,主要為碳水化合物,進入體內后會很快被身體吸收利用,會導致餐后血糖上升,且很快就會餓。
而咸菜是個鹽分含量很高的食物,長期攝入高鹽食物與高血壓風險增加相關,這兩種食物搭配在一起,不僅無法讓身體攝入充足的營養,還會增加多種疾病的風險。
3.雞蛋+牛奶
雞蛋和牛奶能給身體提供的主要營養都是蛋白質,還有少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但所提供的熱量十分有限,沒到中午就會有明顯的饑餓感,早餐只吃雞蛋和牛奶是不夠的。
那如何搭配出一頓合格的早餐呢?首先要包含4類食物:谷薯類、肉蛋類、奶豆類和果蔬類。只有食物多樣,才能滿足身體所需,也能更好控制體重,預防慢性疾病。
我們一定要科學有規律的吃好早餐,這不單單是為了飽腹,更是為了攝入充足營養,減少健康風險。三餐吃好吃對了,健康才會環繞你。
參考資料:
[1]《莫爭了!早上是先刷牙還是先吃早飯好,標準答案來了!》.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 2023-09-20
[2]《不吃早飯竟然這么傷身體?》.人民網科普 2024-01-12
[3]《不吃早餐更易超重?長期不吃早餐還有這7個危害!》.科普中國 2023-02-1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