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是神經內科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廣義來說,包括了頸部以上所有部位的疼痛。
可以表現為全頭或局部的脹痛或鈍痛、搏動性疼痛、頭部沉重感、束帶感、緊勒感或稱為戴帽感;可同時伴有惡心、嘔吐、眩暈和視力障礙、肢體無力、感覺異常等伴隨癥狀。
頭痛的種類有很多,不同類型的頭痛在病因、發病機制、診療方案及預防措施方面均有所不同,關鍵是要明確病因和發作類型,而并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種頭痛需警惕
大多數的頭痛病因是良性的,但一定要高度警惕威脅生命的頭痛發作。
人群中最常見的頭痛類型為緊張型頭痛,多數患者選擇忍受或自行服用藥物治療,而不能及時前往神經內科就診。因此神經內科門診常見的頭痛類型是程度更為嚴重的偏頭痛或其它類型的頭痛患者。
下面就列表說明臨床常見的三種頭痛類型的簡單區分:
(點擊可查看大圖)
頭痛患者如果出現以下情況之一,則要引起高度重視,需要盡快到神經內科就診。
1.迅速起病,快速達到峰值的嚴重劇烈頭痛;
2.以前從來沒有過類似的頭痛類型;
3.同時合并感染性疾病時的頭痛;
4.頭痛合并意識狀態改變者;
5.咳嗽或用力時使頭痛加重;
6.年齡大于50歲者;
7.HIV患者或正在服用自身免疫抑制劑的患者;
8. 神經系統發現異常體征者;
9. 有毒品或過量藥物接觸史者;
10. 近期有頭部外傷史。這種頭痛需警惕
無論是慢性頭痛,還是偶發劇烈的頭痛,經過病因分析及明確頭痛分型,多數都可以找到患者可接受的治療方案,從而緩解頭痛癥狀,減少頭痛發作的頻率,提高生活質量。
圖片來源:bigstock
長期慢性頭痛會給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甚至導致焦慮、失眠及情緒抑郁等癥狀,使得頭痛的診治變得愈加復雜化。
因此,頭痛患者不必一而再,再而三的忍受頭痛帶來的折磨,建議盡早前往正規醫療機構的神經內科就診。
同時,不建議頭痛患者不遵從醫囑,長期自行服用某類止痛藥物,以免造成藥物濫用,給頭痛的進一步治療帶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