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肝癌是導致全民死亡的第二大癌癥。
世界衛生組織(WTO)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2020全球癌癥負擔數據”顯示,全世界新確診肝癌的患者,已超過90萬;因肝癌而死亡的患者,已超過83萬。
與此同時,2020年中國肝癌新發患者有超過41萬,而死于肝癌者有超過39萬,死亡人數逼近新發病人數。
為什么肝癌更加“偏愛”中國人?這與肝癌高發的4大因素(乙肝、酒精、黃曲霉毒素、肥胖)脫不了關系,更與人們日常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
01
90后夫婦確診肝癌,
禍根竟是水果
日前,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則案例,90后的夫婦小宇和小美,幾乎同時確診的肝癌。
對此,醫生也很疑惑:“都這么年輕,過去都沒有肝炎或其他肝臟疾病史,正常不應該得肝癌呀。”在詳情溝通了解后,醫生才發現雙雙患癌的背后的因由。
小宇和小美是一家水果店的老板,為了賺錢同時又不想浪費店里賣不出的水果,他們經常會把一些有部分腐爛壞掉的水果,切除壞的部分,繼續吃掉。
而這些看上去尚算完好的水果,就是讓他們罹患肝癌的主要因素。
02
水果只要腐壞一點,
整個都會充滿毒素
大部分水果富含汁液、糖分和營養物質,因此成為霉菌繁殖的理想環境。當霉菌大量繁殖時,水果就會開始慢慢腐爛。
霉菌,其實是一個龐大的家族,通常情況下,霉菌并不會對人體造成直接致死的危害。但在適宜的條件下,霉菌問題可能比想象中更加嚴重。
例如:在腐爛的水果中,最常見的兩種毒素是展青霉素和赭曲霉毒素A。這兩種毒素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列為致癌物質,盡管其致癌能力并不強,但仍然對健康構成明確的危害。展青霉素會破壞腸道組織并損傷腎功能,而赭曲霉毒素A則具有肝腎毒性。
除了這兩種毒素,還有一些更為危險的“狠角色”。像在腐爛的甘蔗中存在的節菱孢霉菌毒素,以及發霉變質的葡萄干、無花果干中的黃曲霉毒素,都屬于強致癌物質,過量還可能引發急性中毒。
此時,許多人可能會認為,“只要將爛掉的部分切掉就可以繼續食用”。但實際上,未腐爛的部分同樣可能含有毒素。
相關實驗發現:在某些情況下,未變質部分所含的展青毒素甚至達到了腐爛變質部分的10-50%。
03
水果“爛了一點”,
都不能吃了嗎?
既然爛一點點都會累及整體,那是不是只要發現水果爛了,都應毫不猶豫地扔掉呢?
不一定!還得先搞清楚是怎么“爛”的,像以下兩種情況是可以繼續吃的:
一、低溫凍傷導致
在低溫儲藏環境中,水果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無法及時清除細胞內的自由基。隨著自由基數量的增加,它們會改變水果細胞膜的通透性,從而破壞細胞結構。此外,低溫環境還會提高水果中果膠酯酶的活性,該種酶類物質會分解果肉中的不溶性果膠,讓水果表面出現“變軟變爛”的現象。
但其實,“凍傷”的水果只是細胞受損,并不會生成微生物或毒素,因此是可以繼續食用的。
二、機械性損傷導致
這種情況很可能是由于食物在儲藏運輸及銷售過程中受到跌撞、擠壓和磨損等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的損傷。
在碰撞過程中,水果中的細胞質溶解,細胞內的無色酚類物質轉化為有色醌類物質。從根本上看,這些水果并未被細菌等有害病原體感染,因此短期進食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當然,如果你家里的水果已經儲放較長的時間,且不清楚是何種原因導致“爛了一點”,建議還是扔掉更好。
家庭醫生在線媒體矩陣中心
編輯:彭秋霞
審校:郝雅竹
▼
▼
29歲姑娘干咳一周確診肺癌,沖上熱搜!警惕6種征兆......
45-55歲,生命的“高危期”,請記住4件事!
國際公認的一級致癌物,就藏在你家中!很多人可能天天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