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部分學校已經放寒假了。不少家長想趁著這個時間給孩子減壓,幫助孩子放松心情。北京兒童醫院精神科心理治療師崔琳鈺提示廣大家長,放松不等于放任,家長們要選擇科學的方式讓孩子放松。
放松不等于放任
有些家長因為孩子平日學習任務重,就在假期給孩子無限制的自由,孩子想做什么都無條件縱容。崔琳鈺提示,這種縱容看似是讓孩子放松,其實存在很多問題。
比如,孩子大多容易被電子設備吸引,如果家長不加以控制,孩子可能會對此上癮,甚至危害身體健康。這種縱容不僅不會讓孩子放松,還會破壞孩子已經形成或正在養成的良好習慣。
家長的正確做法是同孩子一起商討,共同制定寒假期間的學習計劃和娛樂安排。家長應讓孩子參與到制定計劃的過程中,并鼓勵孩子多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孩子思考如何制定一個兼顧各種要求、又能讓自己有所收獲的計劃。這樣,在逐步實施計劃的同時,孩子的控制感和自主感將得到滿足。
選擇科學的放松方式
首先,家長可以帶孩子進行適度的運動。適度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幫助排遣壓力、放松心情。除了跑步、打球之類的常規運動,家長帶著孩子一起爬山、一起滑雪也是很好的選擇:既避免了有些孩子做常規運動覺得枯燥乏味,又增進了親子間的互動。
另外,家長可以適當地創造條件,滿足孩子獨特的興趣愛好。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游樂園等,都不失為家長帶孩子去增長見識、放松身心的好去處。想要系統學習某項技能的孩子,可以趁著這個時間集中習得或精進某項技能:比如喜歡閱讀的孩子,可以擁有整塊時間來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喜歡戶外的孩子,可以抓住這個機會親近大自然,等等。
增進溝通理解
假期是親子沖突比較密集的時間點。孩子大量時間在家中度過,家長的過分關心或看似關心可能給孩子造成壓力,引發矛盾。家長應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交流,積極傾聽孩子的想法,增進對孩子的理解,而不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指導和命令孩子。只有家長尊重了孩子的想法,孩子才會愿意、敢于表達真實的自己。
不少家長不愿意當著孩子的面承認自己的錯誤,擔心承認錯誤會失去孩子心目中家長的威嚴。其實,家長的自我反思以及為自己錯誤買單的行為能為孩子形成良好的示范,讓孩子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并勇敢地為自己的錯誤負責。當孩子意識到家長也會犯錯,意識到家長并不是一個絕對的完美形象,那么孩子也會更容易向家長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每個家庭內部都有自己的相處節奏和方式,家長需要和孩子共同探索屬于自己家庭的獨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