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盧佩琳,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有沒有覺得自己人還沒老但“記性不好”?常話到嘴邊被打斷卻就想不起來要說啥?常找不到被自己收起來的東西?越來越“路癡”,經常走錯方向?
當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很多人會偶爾自嘲:“我以后不會得‘老年癡呆’吧?”
實際上,“老年癡呆”的病理改變可能開始得很早,潛伏期很長。有些老年癡呆30-40歲就有苗頭了。
周明星 攝
有些老年癡呆30-40歲就有苗頭了
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65歲及以上人群中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率約5%,相當于每100個65歲以上的人群中,就有5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居多,因為女性患病概率是男性的1.17倍。
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進程緩慢,常常很難確定何時起病,潛伏期少則數月,多則數年。需要重視的是,目前已經明確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改變出現在認知功能下降的10~20年,也就是說,當一個人三四十歲的時候,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改變可能在腦內就已經開始了。這一階段稱之為阿爾茨海默病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是無癥狀的,往往難以察覺。
因此,在二十幾歲時,大家就要開始有意識地預防阿爾茨海默病,并時刻關注自己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早早預防,才有可能為病程按下暫停鍵。記住2個阿爾茨海默病的身體信號。
1. 記憶力下降:記憶力越來越差,容易遺忘近期的,甚至剛剛發生的事情;比起以前更丟三落四,整天找東西;有時候東西被自己藏起來找不到了,會懷疑被別人拿了或者偷了,甚至會懷疑自己的親人或熟人。
2. 方向感變差:越來越沒有方向感,甚至迷路,在夜間方向感的迷失更加明顯;常出現坐車坐過站、開車走錯路,甚至出門找不到回家的路導致走丟的情況。
由于前期無癥狀,三十幾歲時也許感受不到這些信號,到了四十多歲,這種信號可能也是非常微弱、不明顯的,但是一旦有頻繁的輕微跡象,尤其是存在癡呆家族病史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懷疑自己得了老年癡呆怎么辦?
懷疑自己得了阿爾茨海默病,或是有癡呆家族病史的人,一定要盡早去醫院就診!醫師會詢問病史、查體,根據情況開檢查單。可能需要做的檢查包括:
1. 血檢。查血常規、生化、糖代謝指標、甲狀腺功能、維生素水平、RPR、HIV、腫瘤相關篩查、癡呆風險基因檢測等,以篩查引起認知障礙的相關因素和疾病——因為認知下降和癡呆可能繼發于很多疾病,如腦梗死、腦出血、腦動靜脈畸形、腦積水、維生素缺乏、感染、腦炎、副腫瘤綜合征、慢性酒精性腦病、繼發于臟器功能不全、遺傳性疾病等;
2.頭顱MR(核磁共振檢查)、認知量表,必要時需要進一步睡眠監測、腰穿檢測或PET檢查。這些檢查是為了明確認知下降的原因、程度、影響范圍,以便下一步治療,有些認知疾病經過治療會有好轉可能。
預防老年癡呆做好這幾點!
1. 增加腦力活動、認知休閑活動,如下棋等,終身學習。
2.參加社會活動,保持樂觀地心態。
3. 堅持體育鍛煉,養成有氧鍛煉的習慣,倡導至少每周3天、每次40分鐘以上的健步走運動量。
4. 飲食調整,在這里介紹一種飲食模式:地中海飲食。
地中海飲食包括:
減少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的攝入量。飽和脂肪見于日常飲食如紅肉、油(椰子油和棕櫚油),反式脂肪酸見于一些零食、糕點和煎炸食品。
蔬菜、豆類(如豌豆、扁豆)、水果和全谷物占到每天食物的主要部分。
每天吃一把堅果或種子,如瓜子等,可以提供有益的維生素E。
來源可靠的維生素B12,如強化食品或含量科學的補充劑(成人每天2.4微克)。
Omega-3攝入:Omega3脂肪酸的日常飲食來源主要是油性魚,比如沙丁魚、鯡魚和鳳尾魚等小型魚類,以及鮭魚、鱒魚、金槍魚、劍魚和鯖魚等較大的魚類。油性魚常被稱為“大腦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