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糖尿病”不少人都很害怕,不僅是一旦得了糖尿病需要終身服藥,更痛苦的是糖尿病有很多并發癥,致殘率高、致死率高,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最終都是死于糖尿病并發癥。
2023年11月,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長賈偉平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25次全國學術會議上公布的數據來看,目前全球約有5.37億糖尿病患者,我國糖尿病患者達1.25億,患病率11.9%,超過全球平均患病率(10.5%)。 ①
張濤 攝
其中,不健康飲食是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之一。2023年4月發表在《自然·醫學》的一項分析顯示:全球每年有1410萬新發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歸因于11條不良飲食因素,意味著全球七成的2型糖尿病是“吃出來的”!②
而且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有些食物經常吃更容易導致糖尿病的發生,而且這些食物竟不是很多人以為的“油和肉”……
經常吃這些食物,更容易患糖尿病
近日,《糖尿病與新陳代謝》期刊發表了一項超11萬人的研究發現:經常吃“健康食物”,可以降低身體脂肪、調整血糖、降低炎癥,改善腎和肝功能,降低2型糖尿病風險;而經常吃“不健康食物”的人,則患糖尿病風險更高,更容易得糖尿病!
這項研究涉及了超11萬人,他們平均年齡56歲,女性占到57%,通過收集他們的飲食信息分析2型糖尿病風險之間的關系。其中研究人員把他們常吃的17種食物分為三類:健康的植物性食物、不健康的植物性食物、動物性食物。
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水果、豆類、堅果、茶和咖啡、蔬菜、全谷物;
不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果汁、土豆、精制谷物、含糖飲料、糖果和甜點;
動物性食品:肉、蛋、乳制品、動物脂肪、海鮮或魚、其他動物性食品。
研究結果發現,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水果、豆類、堅果、茶和咖啡、蔬菜、全谷物,與較低的2型糖尿病風險相關,在機制方面,除了與較低的BMI和血糖以外,還與改善腎功能和肝功能以及降低炎癥有關。
經常吃“健康植物性食物”(水果、豆類、堅果、茶和咖啡、蔬菜、全谷物)的人,不易患2型糖尿病;與此相反,經常吃“不健康植物性食物”(果汁、土豆、精制谷物、含糖飲料、糖果和甜點)的人,2型糖尿病風險更高。 ③
這里很多人好奇,為什么被很多營養專家推薦的“土豆”也成了不健康食物?其實這主要和土豆的吃法有關,這里不健康的原因主要是“炸薯條”“薯片”等。
主食沒吃對或是糖尿病主因
2023年4月發表在《自然·醫學》的研究證實:美國塔夫茨大學研究團隊在對全球184個國家的飲食與2型糖尿病流行病學數據進行剖析并指出,導致2型糖尿病的三大關鍵不良飲食因素:全麥食物攝入不足(26.1%)、過量食用精米精面(24.6%)的影響最為突出,此外還有大量攝入加工肉類(20.3%)。②
換句話說,“主食沒吃對”全麥食物攝入不足(26.1%)和過量食用精米精面(24.6%),兩項原因占比加起來超過了一半。所以,主食沒吃對或是糖尿病高發主要因素之一。
因為米飯、饅頭、面條……精制米面等高升糖指數(高GI)食物會造成血糖急升,增加胰島素抵抗,降低胰島素分泌和消解的效率,長此以往導致糖代謝系統紊亂,誘發糖尿病。
健康時報 曹子豪 攝
2023年1月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成人糖尿病食養指南(2023年版)》中就建議,糖尿病高危人群多選全谷物和低升糖指數(低GI)主食,全谷物、雜豆類應占主食攝入量的1/3 以上。 ④
遠離糖尿病,高升糖食物要少吃
《成人糖尿病食養指南(2023年版)》中指南根據糖尿病的疾病特點和分型,給出了飲食建議:盡量優先選擇低升糖指數(低GI)食物,而少選擇高升糖指數(高GI)食物。GI是升糖指數,一般50克葡萄糖在體內升糖指數稱為100。 如果:
GI≤55,為低GI食物,升血糖速度較慢;
55<GI≤70,為中GI食物,升血糖速度中等;
GI>70,為高GI食物,升血糖速度較快。
這里給大家附上一些基本食物的GI分類,請收藏 ↓↓
點擊表格放大
除了吃對主食,還要做好這幾點
糖尿病歸根結底還是一個生活方式病,除了和飲食有關,還和日常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1. 戒酒、少喝飲料
很多人在飲酒時往往伴隨大量食物攝入,導致總能量攝入過多,從而引起血糖升高。過量酒精攝入還可損 害人體胰腺,引起肝損傷,也是痛風、癌癥和心血管疾病等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足量飲用白水,也可適量飲用淡茶或咖啡,不喝含糖飲料。
2. 每周運動150分鐘
運動是最好的“降糖方法”,一方面運動消耗體內多余的熱量,另一方面堅持運動降低肥胖,避免胰島素抵抗。建議成人最好每天都活動,每周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或75~150分鐘的高強度活動,或同等量的運動。增強肌肉力量,每周至少在非連續的兩天進行抗阻運動。
3. 控制油、鹽、糖
清淡飲食,控制油、鹽、糖用量,包括糖尿病前期和所有糖尿病患者。烹調油或肥肉攝入過多,會導致膳食總能量過高,從而引起超重及肥胖,對血糖、血脂、血壓等代謝指標的控制均不利。清淡飲食,控制油、鹽、糖用量,包括糖尿病前期和所有糖尿病患者。
4. 別熬夜早點睡覺
別熬夜早點睡,熬夜也會導致內分泌紊亂,從而影響胰島素的調節能力。有研究顯示,與睡7小時的人相比,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的人,在25年內被診斷出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臟病、癌癥)的風險更高。
精選
文章
本文綜合自:
①2023-11-24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賈偉平院士:我國糖尿病患者1.25億,患病率達11.9%》(張赫 劉靜怡)
②O’Hearn M, Lara-Castor L, Cudhea F, et al.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attributable to suboptimal diet in 184 countries[J]. Nature Medicine, 2023, 29(4): 982-995.
③Alysha S. Thompson,et al.,(2023). A healthful plant-based diet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type 2 diabetes risk viaimproved metabolic state and organ functio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Diabetes & metabolism,DOI: 10.1016/j.diabet.2023.101499
④2023-01-18國家衛健委官網《成人糖尿病食養指南(2023年版)》
編輯:魯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