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但是大家有沒有過洗完澡身上干癢,撓著撓著,甚至起濕疹的情況呢?尤其是在老年人中這種情況比較常見。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老年人洗澡都需要注意什么。快轉發給長輩一起學習起來吧!
老年人洗澡應該注意什么?
『 洗澡方式 』
對于老年人,更推薦淋浴的洗澡方式。因為老年人骨質脆弱,最怕摔跤,在跨越浴盆時,有滑倒的風險,所以應盡量避開盆浴,選擇淋浴的方式。
為了更好的防滑,浴室里應該放上防滑墊,假如老人行動不便,也可以在防滑墊上放個椅子,坐著洗澡。
『 水溫 』
洗澡水的溫度不宜過高,夏天時略低于體溫,冬天時略高于體溫即可。如果水溫過高,可能會將皮膚表面的脂質溶解,這樣雖然清洗了污垢,但同時也洗掉了皮膚表面正常的油脂保護層。
并且,一般不建議老年人去泡溫泉,因為溫泉水溫一般都在40度及以上,長時間處于高溫環境會使血液更多地分布到體表,這時心臟血液量就會減少,甚至導致大腦缺血。尤其泡溫泉后,還會大量出汗,這對老年人也是非常危險的。
『 時間 』
老年人的淋浴時間應控制在10-15分鐘;假如需要盆浴,時間在10分鐘左右就夠了,不要時間過長。
同時也要注意,在空腹時、飽餐后、酒后,都不建議馬上洗澡,避免心臟和大腦的血液供應不足的風險。
『 用具 』
為了保護皮膚屏障,一般建議老年人用柔軟一點的棉質毛巾洗澡,洗澡過程中,動作要輕柔,因為過度搓澡也可能會破壞皮膚屏障。
另外,人體正常皮膚表面pH值為5-5.5,偏酸性,洗澡時建議選擇pH值<7的沐浴液或香皂。
有的人覺得用沐浴液洗完后身上滑滑的,仿佛沒洗干凈,但其實這才是比較好的。沐浴液里除了有清潔的成分,還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劑、保濕劑、潤膚劑等,清潔皮膚污垢的同時,還能起到保濕、護膚的作用。
還有,洗澡后及時涂抹潤膚露,也能起到保濕、護膚的作用。
洗澡不當還會引起濕疹?
要知道,皮膚是保護人體的“萬里長城”,皮膚屏障主要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功能:一是保留身體原有的水分,二是防止外界有害物質,特別是微生物的入侵。
由于老年人代謝變慢,激素水平改變,同時平日的活動少、出汗少,所以出油也少,本身皮膚就會干。
如果再加上頻繁的洗燙澡或搓澡等,就會破壞皮膚屏障,使皮膚失去部分抵御能力,加上接觸過敏原、處于潮濕環境等因素,就容易催生濕疹,醫學上定義為老年性特應性皮炎。
如果老年人得了皮膚病,比如濕疹,那在洗澡的時候就要更加注意了。皮膚病,三分靠藥,七分靠養,所謂養,首先就是要把皮膚屏障先修復好,“萬里長城”都補好了,就無懼外敵入侵。
老年人喜歡泡腳,也有學問?
一些老年人喜歡每天泡泡腳,確實可以舒緩心情,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對助眠也有一定的好處。但看似簡單的泡腳,其實也有學問。
『 溫度 』
泡腳的水溫可以稍微熱一點,但也不要太燙,尤其在冬天,過于冰涼的腳一下子進入溫度過高的熱水里,可能會對皮膚、血管有傷害。
『 搓腳跟 』
老年人可能經常會有腳跟皮膚粗厚、干燥、容易開裂的問題。所以,每次在泡腳后,都可以用手搓一下腳后跟,把腳后跟的死皮搓掉。注意不需要搓太狠,以自己能夠接受為宜。
『 潤膚 』
泡腳后,應該涂抹一些潤膚霜,比如護手霜、尿素霜、維生素E乳膏等等。堅持每次泡腳后都涂抹,特別注意腳后跟也要抹,以防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