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已經接近尾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依然處于高發態勢。近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學首席專家王全意在接受《北京日報》采訪時表示,目前肺炎支原體的流行強度已下降至兒童呼吸道傳染病第四位。從呼吸道病原學監測結果來看,當前北京市全人群呼吸道傳染病報告病例數居前三的依次為:流感、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我們可能對“流感”比較熟悉,對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相對陌生,其實它們也是呼吸道感染中常見的病原體。本期健康關注,我們一起看看它們之間有什么異同!
一、病原體特點
>>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引發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被我們稱為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流感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又可以分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乙型的“惡名”最大,它們所引發的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甲流”、“乙流”。具有易變異,傳染性強的特點。
流感病毒對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劑敏感;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條件下30分鐘可滅活。
>>鼻病毒
鼻病毒是人類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在世界范圍內流行。大約有30%~50%的成年人及兒童感冒是由鼻病毒感染引起。它生存的適宜溫度在33℃到35℃之間,因為鼻腔會接觸到外部的冷空氣,所以溫度會比體溫低,這樣的溫度恰恰是鼻病毒所喜歡的,所以它們通常聚集在鼻子里,引發鼻部癥狀,故而被稱為鼻病毒。它在酸性及高溫情況下容易滅活。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屬于肺炎病毒科,正肺病毒屬的RNA病毒。病毒潛伏期大約2-8天,病毒脫落期(可以簡單理解為,首次檢出陽性到最后檢出陽性的時間間隔)一般為3至7天,但嬰幼兒卻長達2至3周,所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比較容易在嬰幼兒流行,大多數孩子在2歲以前就已經感染過。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在低齡兒童中更為常見。
>>肺炎支原體
肺炎支原體既不是細菌也不是病毒,是大小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體積不及細菌平均體積的5%。無細胞壁結構,像是沒有穿“外套”的細菌。傳染性強,潛伏周期長(1-3周)潛伏期內至癥狀緩解數周均有傳染性。75%酒精和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都可以殺滅肺炎支原體。
二、傳播途徑
流感、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體都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在人群密集且密閉或通風不良的房間內,也可能通過氣溶膠的形式傳播,需警惕。
三、引發疾病的癥狀特點
共同點:都可能會出現發燒、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不同點:
>>流感病毒
癥狀相對較重,可出現突然高熱,可有畏寒、寒戰,多伴隨渾身酸痛、乏力、惡心嘔吐、精神不振等全身癥狀。年齡小的孩子可能表達不太清楚,家長要注意孩子精神狀態跟以往不一樣,小嬰兒可能會出現精神萎靡、不好好吃奶、甚至少動等。
>>鼻病毒
主要以鼻塞、流涕、打噴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為主。很少累及下呼吸道,所以流涕咳嗽等癥狀一般較輕,伴或不伴發熱。
嬰幼兒或患有一些基礎疾病(如哮喘、先天性心臟病等)的兒童感染鼻病毒后病情相對較重,可能會出現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如果合并其他病原感染臨床癥狀可能加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感染早期以發燒、鼻塞、流涕、咳嗽、聲音嘶啞等癥狀為主。
多數感染患兒癥狀會在1-2周內自行消失,少部分可以發展為下呼吸道感染。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感染人的年齡越小病癥越明顯,比如2歲以下孩子的感染后發展為下呼吸道感染出現毛細支氣管炎或肺炎幾率較大。極少部分會進一步加重出現呼吸急促、呼吸費力和喂養困難等。嚴重者可發展為呼吸衰竭。
>>肺炎支原體
發熱以中高熱為主,持續高熱者預示病情重。咳嗽較為劇烈,刺激性干咳。部分患兒有喘息表現,以嬰幼兒多見。少數患者還可能引發肺外并發癥,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
本節懶人模式:
四、如何治療
共同點:①做好體溫監測,出現高熱要及時進行物理降溫、應用解熱藥物。
②呼吸道刺激癥狀嚴重者,可以進行對癥治療,如給予止咳祛痰藥物、進去叩擊排痰等。
③如出現持續發熱、高熱、嚴重咳嗽、喘息等,建議及時就醫。
注意:具體用藥需在臨床醫生指導下使用。
不同點:
>>流感病毒
常用的抗病毒藥物有奧司他韋、扎那米韋和靜脈用帕拉米韋。最佳給藥時間是流感癥狀出現48小時內,可減少并發癥等。癥狀出現96小時后給藥也有療效。
>>鼻病毒
鼻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一般一周左右即可痊愈,不需要特殊治療,不建議自行服用抗生素。
>>呼吸道合胞病毒
目前國內還沒有針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者的特異抗病毒藥物和治療方法。
一般使用中成藥等常規抗病毒藥物以及止咳化痰類的藥物等對癥治療即可好轉,但如果出現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難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治療。
>>肺炎支原體
肺炎支原體肺炎癥狀一般較輕且通常可自愈。
臨床首選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紅霉素、羅紅霉素等。對于咳嗽嚴重,明顯影響休息的患者,可以根據情況給予鎮咳藥物。
五、如何預防
共同點:
預防的重要手段都是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主要措施包括:
①勤洗手、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在流行季節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
②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上臂或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后洗手,盡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
③出現癥狀應當注意休息及自我隔離,前往公共場所或就醫過程中需戴口罩。
不同點: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建議老年人、嬰幼兒、兒童、孕婦等重點人群及時接種。目前國內還沒有疫苗可以預防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體感染。
特別提醒:多種病原體混合感染、先后感染的情況很多,大家不要放松警惕。孩子出現持續發燒超過3天,或者一直處于持續高熱,精神狀態很差;頻繁咳嗽,影響日常生活;呼吸增快、呼吸困難;小嬰兒出現了聲音喘憋、臉色難看、臉色蒼白,或者是頻繁嘔吐、尿量減少、頻繁腹瀉等情況,一定要立即就醫。
本文重點提煉圖
參考資料:
國家衛生健康委:《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
國家衛生健康委:《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療指南(2023年版)》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疾病防治知識問答》https://www.chinacdc.cn/kpyd2018/kpydcrb/202302/t20230214_263722.html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打噴嚏、流鼻涕,可能是鼻病毒在作怪》https://wjw.beijing.gov.cn/bmfw_20143/jkzs/jksh/202105/t20210519_2393196.html
新華社:《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什么?與流感和新冠如何區分?來看兒科專家的解答》http://www.news.cn/politics/2023-05/17/c_1129623407.htm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屢上熱搜!“肺炎支原體肺炎”到底是啥?》http://cdcp.gd.gov.cn/jkjy/jkts/content/post_4270294.html
網易健康:《吃頭孢無效!多地出現就診高峰 一圖讀懂支原體肺炎》https://www.163.com/jiankang/article/IHOANT2R003897U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