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好刷牙會影響腦部神經,還會導致視力下降?正值青春期的男孩小樂就碰上了這一“怪事”。
16歲少年的視力“謎云”
某天,16歲的小樂像往常一樣打游戲,突然感覺視力模糊,還伴發熱、寒顫。都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家人還以為孩子眼睛出現了問題,立刻到當地醫院的眼科檢查,卻被眼科醫生告知“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雖然問題沒出在眼睛上,但磁共振檢查結果卻顯示,小樂的腦部鞍區出現占位。腦部鞍區,是指中顱窩底類似于馬鞍形狀的區域。鞍區占位中常見的疾病是垂體瘤。這種病多發生于成年人,常伴隨視力及視野的改變,以及內分泌激素水平的異常。
這正與小樂的癥狀“對上號”。隨后,他轉院到了北京地壇醫院神經外科。通過詳細了解和檢查,結果證實小樂確實存在腦部鞍區占位的情況。幾天后,經術前評估與討論,小樂被推上手術臺。手術后,醫生發現,小樂鞍區內的占位為垂體膿腫。這是一種少見的鞍內感染性疾病,病情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小樂為什么會患此病呢?醫生提取標本,進行病理檢查后,終于找到了“作祟”的病原體——牙齦卟啉單胞菌。這是一種源自口腔的細菌。
隨后,醫生再次來到小樂的病床前,仔細檢查了他的口腔狀況。一觀察才發現,小樂的口腔狀況非常糟糕。牙菌斑遍布牙齒表面,牙齦內也有一些腫包。醫生給小樂進行了牙齒檢查后,小樂被確診為牙齦炎。
到這里,謎題完全揭開。原來,小樂因長期刷牙不到位,牙齦滋生了很多細菌。細菌經過海綿竇慢慢進入到腦垂體,形成垂體囊腫從而造成視力下降、頭疼頭暈等一系列臨床表現。
術后,醫生團隊又針對小樂的病情表現進行了抗感染治療、激素替代治療、對癥支持治療等。最終,小樂治愈出院,康復效果良好。
“兇猛”的垂體膿腫
垂體膿腫是一種鞍內感染性疾病,其臨床表現通常為頭痛、視力視野改變、內分泌功能障礙等。由于此病的臨床表現、CT及磁共振檢查無特異性,較難與其他鞍內占位性病變相鑒別。因此,膿腫的病原學診斷要結合臨床病史、細菌培養、病理、二代基因測序以及影像學等多種手段進行綜合診斷。
研究表明,垂體膿腫的發病率極低,不足垂體疾病的1%,但此病的危害卻不小,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垂體膿腫的感染途徑一般為血行播散或直接蔓延。前者指當患者患有全身感染性疾病時,病原菌通過血液循環到達垂體,發生垂體膿腫。后者指當患者患有腦膜炎、蝶竇炎、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或感染性腦脊液漏時,局部病灶擴散生長,侵及垂體時可引起垂體膿腫。
免疫功能低下,或者發生垂體病變、做過垂體手術以及接受垂體的放射治療,會降低垂體對病原菌的抵抗力。這些高危因素都會使垂體膿腫的發生率增加。
臨床中,引起垂體膿腫的致病菌,最常見的為革蘭氏陽性球菌。
牙齦卟啉單胞菌的危害
在這個病例中,小樂感染的牙齦卟啉單胞菌是一種非酵解糖的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它也是慢性牙周炎的主要病原體。這種細菌會在口腔表面定植,產生許多毒力因子降解牙周組織,誘導出破壞性的免疫反應。因此,小樂會同時伴有發熱、寒顫等臨床表現。
牙齦卟啉單胞菌還可引發其他病癥。研究表明,牙齦卟啉單胞菌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食管癌、風濕病、呼吸系統疾病風險,甚至還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
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 李初晴
編輯:穆薪宇管仲瑤
校對:楊真宇
審核:徐秉楠 陳飛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