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爺一大早就去菜市場買了一袋肥肉回來,老伴一看陳大爺買了這么多肥肉感到十分驚訝,這年頭誰還吃這肥肉呢?不過,陳大爺可不是用來直接吃的,而是用來炸豬油的。
聽到這里,老伴就嚷嚷起來,她聽說吃豬油對身體不好,容易得高血壓,陳大爺年紀大了,更不能吃了。但是陳大爺卻不這么認為,他覺得以前家家戶戶都吃豬油,也沒見得很多人得病,哪有那么多講究,而且用豬油炒菜才香。
于是兩個人誰也不服誰,為了#炒菜用豬油還是植物油#這個問題吵了起來。

豬油到底是保護健康還是心血管殺手?
豬油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用油之一,但也是飽受爭議的食用油,其中被討論最多的就是豬油與心血管之間的關系。有人認為豬油對健康有利,但是也有人認為豬油是心血管殺手,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主任卞華偉教授介紹,從豬油的成分上來看,豬油是由飽和脂肪酸構成的,能夠為人體提供能量,如果攝入過量就會在人體內直接儲存,最終合成人體自身脂肪。
因此,過量的飽和脂肪會顯著增加體內合成膽固醇的量,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升高,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此外,脂肪和膽固醇都是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因素,所以如果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高血脂等患者,就要注意減少豬油的攝入比例。
一勺豬油五副藥?辟謠:豬油有這3個營養(yǎng)價值
中國人吃豬油的歷史還是比較長的,可以說豬油對人們的生活確實是有貢獻的,還有人認為豬油具有很大的功效,甚至有一勺豬油五副藥的說法。
其實,豬油并非神奇的食物,它主要的作用是為機體提供熱量和脂肪物質,對人體健康并沒有特殊的作用,也無法用來治病。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吃豬油對人體確實有一定的好處:
首先,豬油能為人體提供必需的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屬于不飽和脂肪酸,人體無法自身合成,需要從膳食中攝取,具有調節(jié)人體生理功能的作用。
其次,豬油還能幫助人體對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比如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D以及維生素K等人體所需的維生素都無法溶于水,只能溶于脂肪,如果人體想要消化和吸收這些營養(yǎng)素,就要用油脂來作為載體。
最后,豬油還能為人體提供熱量,人體熱量的重要來源就是從飲食中攝入的脂肪,因此,攝入適量的豬油對人體健康也有一定的好處。
但是,由于豬油的主要成分是飽和脂肪酸,所以要學會健康吃豬油,平時在食用的時候,要注意控制每天的豬油攝入量,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建議,對于普通的成年人來說,攝入的飽和脂肪不應超過每天總熱量的10%。
比如,一個成年人每天攝入的飽和脂肪量一般要控制在22克左右,換算成豬油的話,大約是56克。不過,除了豬油之外,還需要注意從其他食物中攝入的有飽和脂肪。

吃植物油比豬油更健康?答案可能讓你失望了
目前,大多數(shù)家庭都會選擇用植物油來烹飪,覺得吃植物油比豬油更健康,其實,在專家看來這種觀點并不全面。
植物油的成分主要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容易導致膽固醇和血脂升高,而多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和保護血管的作用,但并不代表多不飽和脂肪酸越多越好。
因為不飽和脂肪酸含有較多的不飽和鍵,容易在人體內發(fā)生氧化而產生過量的過氧化物,會促進機體的衰老、細胞衰亡以及腫瘤的形成。
因此,長期只吃植物油并不是最健康的選擇,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這三種脂肪酸的成分對人體都有不同作用,要按照健康要求來選擇合理的營養(yǎng)搭配。
按照中國營養(yǎng)學會的建議,這三種脂肪酸的最佳比例為1:1:1。
這么多食用油,到底哪種最健康?
食用油種類多樣,有玉米油、花生油、橄欖油、葵花籽油、豬油等,那么該如何選擇健康的食用油呢?
德國波茨坦人類營養(yǎng)研究所的研究員盧卡斯·施溫沙克爾博士和研究小組經過研究發(fā)現(xiàn),在攝入相同熱量的油脂時,常用食用油的降脂效果依次是:
葵花籽油、菜籽油、亞麻籽油、玉米油、橄欖油、大豆油、棕櫚油、椰子油、豬油、牛油、黃油。

因此,葵花籽油、菜籽油以及亞麻籽油的降脂效果是最好的,而黃油、豬油等油脂對降脂是最不利的。因此,在選擇食用油的時候,可以多選擇葵花籽油以及菜籽油,少吃豬油、黃油。
食用油是我們每天都需要攝入的食物,為了健康,最好選擇不同的食用油輪換著用,有助于獲得均衡的營養(yǎng)。
參考資料:
[1]《吃豬油真的不健康嗎?》.廣州日報.2019-06-06
[2]《豬油香不假,但它真沒保健功效》.科技日報.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