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六十的王大爺前段時間。不小心摔了一跤骨折了,到醫院檢查后發現有嚴重的骨質疏松問題,于是醫生叫他回去多補點鈣。
王大爺知道自己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補鈣,不過他聽說“藥補不如食補”,于是王大爺并沒有吃鈣片,而是選擇喝骨頭湯,因為“吃什么補什么”。
就這樣王大爺開始喝骨頭湯,基本一周喝個四五次。結果2個月后,王大爺去檢查骨密度,發現鈣不但沒有補充到,反而體重增加了,也因為長期喝濃湯,王大爺的尿酸水平也偏高。
骨質疏松是很常見的癥狀表現,但是喝骨頭肉湯就可以補鈣嗎?其實真的不靠譜。

一、年紀越大,骨頭越松?
人體骨骼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在30歲前成骨活性大于骨流失量,骨骼逐漸強壯。而30~40歲之后成骨的活性和功能都小于骨流失量,到了70歲后骨流失量更是越發快速,骨質疏松的問題也容易發生。
骨質疏松,指的是骨骼中骨量減少和骨強度下降,繼而導致骨折危險性增加的一種全身性的骨科疾病。
骨質疏松引起的骨折好發于橈骨遠端、脊柱椎體、髖部這三處,其中髖部骨折是“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很多人髖部骨折后,會在一年內致殘、臥床,更甚至會死于肺部感染等并發癥。

那為什么人老了就容易發生骨質疏松呢?
對此,北京軍區骨傷骨病防治中心主任醫師王振虎做出解釋:人到中年后骨生長期就結束,但人體血漿中的體液、鈣離子以及骨骼中的鈣,仍在不斷的交換,這時很容易使正常的鈣質交換出現負平衡的狀態。
一旦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就會導致骨量減少、骨強度下降,骨骼越發脆弱就越容易骨折。所以到了老年期,以骨組織纖維結構退化,和骨量減少為特點的骨質疏松就非常普遍了。
不過,骨質疏松并非是老年人的“專利”。
事實上,部分三四十歲的中青年,尤其是身形消瘦的年輕女性,其實也有可能有骨質疏松的問題,這主要與缺乏鍛煉、日照時間不足、節食、鈣攝入不足、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有關系。
二、天天補鈣還缺鈣?這8件事會加速鈣流失
骨質疏松的發生不只是因為補鈣少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也會加速鈣的流失,從而催生了骨質疏松的發展。
美國《讀者文摘雜志》中,總結了導致骨質疏松的八個壞習慣:久坐不動、愛吃咸味零食、愛喝碳酸飲料、高蛋白飲食、大幅減重、過度防曬、老年女性大量喝咖啡、長期酗酒。

如果以上壞習慣超過4個,那么就要注意提高警惕,特別是還伴隨以下癥狀出現時:
1、骨折
骨質疏松嚴重的情況下,打噴嚏、咳嗽、搬動輕質物品等都可能導致骨折。
2、疼痛
腰背痛是原發性骨質疏松最為常見的臨床癥狀,疼痛常常沿著人的脊柱向兩側擴散,坐位、仰臥時疼痛減輕,久立就坐、直立時后伸、用力時疼痛加重。
3、駝背
人體椎體的前部主要是松質骨組成,作為身體的支柱,負重大,容易被壓縮至變形,導致脊椎前傾和背曲加劇,形成駝背的姿態。
日本鳥取大學醫學部基礎看護學教授萩野浩,總結出一套骨質疏松自測公式:
骨質疏松風險程度=(體重kg-年齡)x0.2
判斷依據:
結果<-4提示骨質疏松風險高;
結果在-4~-1區間提示骨質疏松中度風險;
結果>-1提示骨質疏松風險小。
以45公斤的60歲老人為例,骨質疏松的風險為(45-60)x0.2=-3,說明他骨質疏松的風險偏高。

三、喝骨頭湯補鈣不靠譜,別被忽悠了
骨質疏松并非年紀大了就會得,它是可防可治的,而在日常生活中,部分患者會通過喝骨頭湯的方法來補鈣,靠譜嗎?
上海華東醫院營養科主任陳霞飛表示:想通過喝骨頭湯來補鈣,其實作用微乎其微。
骨頭湯中的鈣含量并不高,相反,骨頭湯中大量的脂肪反而會和鈣結合成皂化物,進一步妨礙鈣的吸收和利用。并且長期喝骨頭湯,還會引起高尿酸、高血脂、肥胖等健康問題,加重鈣的流失。
其實真正有效預防骨質疏松的方法是這些!
飲食控制
可以通過牛奶來增加鈣的攝入量,建議每天至少喝300ml的牛奶。另外,如果膳食中鈣的攝入不足,可通過鈣劑補充鈣質。
營養素的補充也很重要,比如維生素D、蛋白質等。同時,還要減少攝入茶、咖啡、碳酸飲料、酒精,以及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建議骨質疏松患者要低鈉飲食,每日鹽攝入量不宜超過6g,老年人則不超過5g

避免傷骨習慣
比如低頭玩手機、背單肩包、久坐不動等行為,對腰椎的傷害很大,日常應盡量避免或改正。
科學運動
已經發生過骨質疏松的中老年人可以嘗試平衡訓練,通過平衡訓練可以幫助中老年群體避免摔倒。比如扶著椅子后單腿站立,適應后再逐漸增加難度,變成不扶外物單腳站立,不扶外物閉眼單腳站立,也可以雙腿交替進行。
如果是未發生骨質疏松的人,可以嘗試做沖擊性運動預防骨質疏松,比如跳繩或蹲跳等健骨運動。在運動時身體和地面撞擊之間,產生的力會反作用在骨骼上,可以增加骨強度,降低骨質丟失的風險。
定期檢查骨密度
40歲后要定期進行骨密度的檢查,尤其是絕經后的婦女。在骨密度檢查時,若發現骨量減少9%則表示骨量正常,若骨量減少9%~19%則表示骨量減少,若骨量減少29%~39%則表示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并非老年人的專屬疾病,不良的健康飲食習慣讓年輕群體也有骨質疏松的風險,因此,不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應重視起骨質疏松的危害,盡早做好預防工作。
參考資料:
[1]《骨質疏松不要動?3個運動處方告訴你科學運動很重要!|健康之路》.CCTV健康之路.2020-05-23
[2]《從“骨質疏松”到“骨骼清奇”,你要做的修煉還很多!》.生命時報.201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