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消化不良?邊吃飯邊喝水會消化不良?出現消化不良怎么辦?是不是自己餓兩頓、吃點幫助消化的藥就能解決?其實消化不良并沒有大家想得那么簡單,今天協和消化內科專家就來給大家講講。
什么是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一組位于上腹部的慢性癥狀,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疼痛或燒灼感、餐后上腹飽脹或早飽感,可伴食欲不振、噯氣、惡心或嘔吐等。
消化不良從病因上可分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質性消化不良。
1.器質性消化不良,指的是有明確的器質性、系統性或代謝性疾病,比如胃十二指腸潰瘍、糜爛性胃炎、胃癌等引起的消化不良;
2.功能性消化不良,則是通過內鏡、生化等檢查,沒有發現可以解釋消化不良癥狀的器質性疾病。簡單來說,就是身體零件沒有壞,只是不好好干活了。它是消化不良最常見的類型,也是功能性胃腸病中最常見的類型之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哪些表現?
1.早飽感
往往只吃了一點點食物,就會覺得很飽、很脹。
2.餐后飽脹感
餐后食物較長時間存留在胃內不舒服的感覺,很緊繃、有脹氣的感覺。同時可能會出現噯氣的情況,也就是吃完飯之后,覺得肚子里邊有很多氣,并且會從口腔或咽喉部往上涌的這么一種感覺。
3.上腹痛
平時上腹部會出現主觀的、強烈的和不舒服的感覺,常常使人感覺有組織損傷。
4.燒灼感
上腹部會出現灼熱、不舒服的感覺。需與燒心鑒別,燒心是指胸骨后方出現燒灼樣疼痛或不適,是胃食管反流病的特征性癥狀。而上腹部燒灼感大多數是在肚臍和胸骨之間。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消化不良?
如果上面說的這些癥狀出現至少半年,最近3個月頻繁發作,每周至少發作1次,則需要考慮自己是不是出現了消化不良,建議前往醫院就診。
由于消化不良也有部分是器質性疾病導致的,因此,需要完善胃鏡、血生化(如肝功能)及肝膽胰腺B超等檢查,尤其是合并存在嘔血、黑便、不明原因貧血、消瘦等癥狀,需要及時排查有無相關器質性疾病。如有,需要進行其他相應治療;如無,則不用太緊張,畢竟這是一種良性疾病,遵從專科醫生醫囑,進行規范治療即可。
為什么會出現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化的過程包括物理消化和化學消化,前者是指食物在胃腸道蠕動過程中的碾磨,從較大的形態變成小一些的,利于營養物質進一步被化學消化后吸收;后者是指食物在消化酶和膽汁的作用下,將變小的食物變成更小的各種營養成分,便于吸收。
因此,當物理消化(如動力不足)和化學消化(消化酶如胰酶)出現問題時,都可能出現功能性消化不良。
邊吃飯邊喝水,會消化不良嗎?
吃進去的食物在胃中消化,需要依靠胃酸,吃飯時大量飲水,可能會稀釋胃酸及胃蛋白酶,減少了化學消化。同時,因大量喝水導致食團變稀,加快食物從胃內排空至腸道,胃內食物未經胃機械性消化,這兩者疊加在一起會造成胃的消化負擔,導致消化不良。
但并不等于不能喝水,控制好飲水量即可。進食期間,如果食物比較干澀造成吞咽困難,適量飲水有利于吞咽和消化,一般100毫升—200毫升為宜,不要喝得太快。
功能性消化不良,如何治療?
1.生活調理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應規律飲食,少食多餐,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經常脹氣的患者,平時少吃產氣較多或者難以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碳酸飲料、高纖維食物等。此外,還要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運動。
2.藥物治療
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消化酶、抑制胃酸的藥物以及促進胃蠕動藥物進行治療。 如果長期都有消化不良,且已經明確有幽門螺桿菌的人群,則需要進行抗菌治療。一定要注意,不能自己亂買藥吃。
健胃消食片含有一些中草藥成分,如山楂、香附、郁金等,可能有助于緩解消化不良癥狀。但是,對于不同類型消化不良的療效可能存在差異,而且它無法徹底治療。如果癥狀嚴重或一直持續出現,建議咨詢消化專科醫生,以便得到更專業的建議和治療。
吃點益生菌行不行?
益生菌對于人體的好處在于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長,調節腸道菌群的平衡。適當攝入益生菌,能幫助緩解腸道菌群紊亂引起的腹脹、腹痛、便秘、排氣等問題,但是對于消化不良的癥狀改善效果不顯著。
吃撐了喝酸奶助消化?
酸奶里不含消化酶,并不能直接促進消化。“喝酸奶助消化”的傳聞,可能指的是酸奶中的有機酸或蛋白質可促進胃酸或消化酶分泌,幫助消化食物,但是這個作用非常有限。
不建議大家在吃撐了時再喝,因為酸奶本身就容易產生飽腹感,如果吃飽了再喝酸奶,無疑會給腸胃增加負擔。此外,酸奶中的糖分和熱量一點都不低,需要注意合理適量飲用。
飯后一杯茶助消化?
很多人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在吃完飯后,給自己泡上一杯茶,喝上幾口,認為這樣可以幫助消化。但這不是針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根本原因,因此效果可能有限,對于癥狀嚴重者應盡早咨詢醫生。
偶爾消化不良就餓兩頓?
如果只是偶爾吃多了消化不良,可以進食易消化食物或休息一下,減輕胃的負擔。但是,過于頻繁或嚴重的消化不良,不應簡單靠節食來解決,應該尋求消化專科醫生的指導和治療。
日常生活中,如何養胃護胃?
1.規律飲食
保持飲食規律,避免過饑過飽。合理攝入膳食纖維、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避免暴飲暴食和嗜好性食物。
2.避免不良生活習慣
戒煙限酒,減少咖啡因和辛辣食物的攝入。
3.規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作息習慣,有助于維持胃腸道功能的平衡。
4.控制壓力
學會有效地應對壓力和情緒,避免過度緊張和焦慮。
5.合理運動
適度的體育鍛煉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和新陳代謝,有助于消化和保護胃的健康。
6.管理藥物使用
如果服用其他藥物,要咨詢醫生或藥師,了解其對胃的影響,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參考資料:
1.Miwa H, Nagahara A, Asakawa A, et al.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functional dyspepsia 2021[J]. J Gastroenterol. 2022 Jan 21. doi: 10.1007/s00535-021-01843-7.
2.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功能性疾病協作組. 中國功能性消化不良專家共識意見(2015年,上海) [J] . 中華消化雜志,2016,36 (4): 21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