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預制菜一直備受關注,成為熱門話題。最近,關于“預制菜進校園”的話題頻頻登上熱搜,引發了許多家長的擔憂。預制菜是否新鮮?是否會破壞食物本身的營養價值?青少年如果長期吃預制菜,會不會導致營養不良?這是家長們普遍關心的問題。
預制菜是什么?
根據中國烹飪協會聯合多家單位共同參與起草的《預制菜》團體標準定義,預制菜是以一種或多種農產品為主要原料,運用標準化流水作業,經預加工(如分切、攪拌、腌制、成型、調味等)和/或預烹調制成,并進行預包裝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根據加工方式和程度的不同,預制菜可以分為即食/即熱預制菜、即烹預制菜和預制凈菜三類。
即食/即熱預制菜是指已經經過初步烹調,可以直接食用或加熱后食用的菜品。例如,超市里常見的快餐便當、微波食品、調理蔬菜等都屬于這一類。
即烹預制菜是指經過初步加工,但還需要進行最后烹調的菜品。這些菜品通常需要經過一定的烹調處理才能食用,例如一些廚房小白購買的快手菜。
預制凈菜則是指僅經過初步加工和切割處理的蔬菜和肉類等原材料,需要自己進行最后的烹飪處理才能食用。這種菜品通常需要較長的保質期,對保存條件和衛生要求較高。
預制菜安全嗎?
很多家長擔心,預制菜中含有過多添加劑,危害食品安全,對孩子不利。但其實,并非只有預制菜中才有添加劑,各類食品中都普遍存有添加劑,包括食堂現煮和餐廳現炒的菜品。防腐劑、增香劑等添加劑在各種食品中都有使用。
預制菜之所以能長時間保存,主要是因為高溫滅菌后密封冷藏或冷凍保存,這實際上是一種軟罐頭食品保存方法。這種加工過程能夠延長食品的保質期并不稀奇,因為這種方法在食品工業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
2022年4月27日,全國首部《預制菜點質量評價規范》團體標準在南京正式公布。該規范對預制菜點的食品原料采購、制作加工、包裝要求、保質期及最佳品嘗期、貯存和配送等各個環節進行了規范化和標準化。在食品原料采購方面,規范鼓勵采用可溯源的食品原料。制作加工環節要求嚴格遵循衛生標準和工藝要求。
預制菜是否新鮮是由生產、儲存、運輸等環節來決定的,不是由菜品的加工方式來決定的。因此,只要是嚴格按照規范生產預制菜的廠家,食品安全是應該能夠保障的。
常吃預制菜對健康有影響嗎?
安全若能保障,經常食用預制菜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否有影響,也是大家重點關注的問題。從現狀看,如果選擇不當,長期吃預制菜可能會存在以下問題。
營養不均衡。雖然二次加熱會導致一些營養物質的損失,但這種損失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大。在家庭烹飪過程中,加熱和重新加熱的過程也會導致營養物質的損失。然而,由于預制菜需要經過高溫加工并密封保存,因此在這種處理過程中,綠色蔬菜的顏色和口感往往難以保留。在預制菜中加入綠葉蔬菜往往會導致顏色變黃,口感稀爛。所以綠葉蔬菜可能會攝入不足。
長胖,慢性病風險增加。許多預制菜為了滿足廣大消費者的口味以及追求更長的保質期,可能含有較高的脂肪含量和熱量。并且,長期攝入過量的脂肪和鹽是導致高血脂和高血壓的重要風險因素。因此,人們在購買預制菜時應該仔細查看營養成分表,了解其脂肪和熱量含量,并根據自身需求謹慎選擇。
因此,要使預制菜真正發揮其優勢,關鍵在于合理搭配葷素,并選用低油低鹽的產品,同時選擇信譽可靠的商家。這樣一來,長期食用預制菜也可以滿足身體的營養需求。重要的是,無論選擇哪種食物,消費者的權益和食品安全必須得到保障。而對于校園餐飲來說,安全和健康,缺一不可。
參考資料:
1.健康河南.https://mp.weixin.qq.com/s/-dDy7l1bMb02R3-GarM6xg
2.科普中國.https://mp.weixin.qq.com/s/wrM53TOojWtSIFUuoqWF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