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趙育潔
減少攝鹽量,不僅僅是少吃咸味的食物,還要警惕一些食品中的鈉含量。本文一起聊聊生活中的“隱形鹽”。
10類“高鹽值”食物
你相信鹽還能隱形嗎?是的,很多食物嘗著不咸卻含有鹽,容易被人們忽略,這就是“隱形鹽”。
單憑味覺來判斷鹽分的高低是不可靠的。日常生活中的高鹽食物主要集中在以下10類:
甜品:冰淇淋、發酵的面包等;
調味品:味精、番茄醬、蠔油、醬油、甜面醬等;
快餐:炸雞翅、比薩餅、漢堡包、炸薯條以及方便面調味包等;
熟食:香腸、熏肉、雞腿、午餐肉、臘肉等;
魚蝦類:咸魚、蝦皮、蝦米、魚片干等同樣含鹽;
乳腐:紅乳腐、白乳腐等;
堅果:炒葵花籽、小核桃、炒花生米等;
蛋類:咸鴨蛋、皮蛋等;
醬肉類:火腿、醬牛肉、叉燒肉、小紅腸、午餐肉、臘肉等;
豆制品:臭豆腐、五香豆、素火腿、豆腐干、蘭花豆等。
“高鹽值”有哪些危害?
鈉鹽是原發性高血壓重要的環境因素,增加鹽攝入,過多的鈉離子被吸收入血后,引起水鈉潴留,導致血容量增加,血壓上升。
過多攝入鹽量,能引起血管平滑肌細胞的水腫,血管腔變窄,也會引起血壓上升,從而造成器官損傷,如心臟肥大、血管重塑、腎損傷等。
學看包裝食品營養標簽,留意鈉含量
臨床高血壓的干預治療證實,限制食鹽攝入對血壓降低有顯著性作用,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成人鹽攝入量<5克/天,中國高血壓聯盟根據中國的國情提出了每日攝入量<6克/天。
目前設定的鹽攝入量達標值為人生理鹽味覺范圍,強行減鹽很難堅持,對于有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用低鈉鹽替代日常食鹽有一定好處。
低鈉鹽是指用氯化鉀替代鹽中的一部分氯化鈉,從而降低人體鈉元素的攝入量。低鈉鹽雖然鈉元素減少了,但是也需要控制攝入量。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低鈉鹽,腎功能不好或在服用利尿劑的人不適合吃低鈉鹽。
減鹽的根本目的是防止高鹽帶來的危害,因此,促進潴留的鹽從機體排泄更易實現。對普通人群建議多吃具有利尿和利鈉作用的食品,比如冬瓜、黃瓜、絲瓜、番茄、白蘿卜、韭菜、苦瓜等。而對高血壓患者應優先選用與利尿劑聯合的降壓治療方法。
對難以改變高鹽膳食行為的人群,建議食用富含鉀、鈣等的食物以對抗高鹽的作用,或用一些能增加對鹽的感知的調味品以減少攝鹽(如辣),或食用苦瓜以增加對高鹽的厭惡反應。
高血壓防治小建議
合理膳食是基礎:減鹽減油,葷素搭配,用天然食材代替調味品,比如香菇、香菜、醋、洋蔥等,少食或不食各類加工食品;
作息規律是前提:戒煙限酒、避免熬夜,超重和肥胖是血壓升高的重要誘因,因此科學減重、適量運動是控制血壓的有效手段;
心態平和是靈魂:避免情緒波動,保持心情舒暢,有利于維持血壓穩定;
多次測壓是保障:血壓波動勤測壓,記錄數值看變化,及時就醫知病情;
遵醫囑服藥是關鍵:長期堅持服藥,切勿自行停藥,若要調整用藥,一定提前咨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和建議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