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邊上的倒刺,醫學上稱作“逆剝”,這是一種常見的甲周皮膚問題,有時會讓我們感到痛苦不堪。很多人認為這是缺乏維生素或營養不良的表現,真的是這樣嗎?
為什么會出現倒刺?
順義婦兒醫院臨床營養科醫生馬啊琴介紹,據專家研究,這些倒刺的生成與指甲末端角質層的不斷積累和增厚有著密切關系。角質層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結構,常常呈現出干燥狀態,而皮膚的水分滋養主要集中在表皮和真皮層,難以達到角質層。當角質層角化過度,且未得到適當的護理時,皮膚邊緣部分便極易出現干燥和開裂現象。微小的裂紋被摩擦增大,于是就出現了這些討厭的倒刺和脫皮現象。
倒刺的出現,具體成因可以從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兩個方面來探討。
外在因素方面,天氣干燥和皮膚缺乏油脂是兩個主要的誘因。當皮膚角質層因干燥而失去彈性時,就容易出現裂紋,形成倒刺。另外,長期受到摩擦也可能會導致皮膚角質層出現裂紋。例如,經常接觸到堿性大、刺激性的化學物質,如洗手液、洗滌劑等,這些物質會進一步導致角質層脫水、干燥,從而形成倒刺。此外,一些不良習慣,如咬指甲或摳粗糙物體,也容易導致手上出現倒刺。
在內在因素方面,皮膚作為全身組織的一部分,其健康狀況與全身代謝密切相關。如果倒刺長期存在且無法好轉,這可能與缺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關。馬啊琴介紹,雖然醫學上并沒有明確的研究表明補充維生素與倒刺的直接關系,但已有研究表明,維生素B在參與全身代謝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多食用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物可能有助于改善皮膚倒刺的情況。此外,維持皮膚正常的角化過程也需要維生素A的參與,建議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對于兒童來說,手指出現倒刺可能是由于飲食不均衡,如挑食、偏食導致的營養元素缺乏,或其他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缺乏等原因引起的。
出現倒刺可以直接拔嗎?
每當手指長出倒刺,總會讓人煩惱不已。很多人會忍不住想要用手或工具將它們拔掉,但是這種做法往往只會讓問題變得更糟。馬啊琴表示,手指有著豐富的末梢神經,倒刺與肌肉緊密相連。當我們用手或其他工具去撕拉倒刺時,很容易撕裂表皮皮膚,給敏感的末梢神經帶來劇痛。而且,周圍的皮膚也會受到傷害,甚至可能引發流血,導致手部感染。所以,當手指長出倒刺時,千萬別勉強去拔下來。此外,如果您發現倒刺周圍的皮膚出現裂紋或流血,請及時就醫。因為這些癥狀可能意味著您的手指已經受到了感染,需要得到專業的治療和護理。
如何預防倒刺發生?
加強手部皮膚護理:平時應保養好手部皮膚,可以使用保濕效果較好的護手霜,避免接觸強堿性的洗潔精、洗衣粉和肥皂等物質,還可定期進行手部去角質護理。
選擇適合的護膚品:如果你的皮膚容易干燥,可以選擇含有較多油脂的護膚品,比如含膠原蛋白的產品,能夠滋潤皮膚、鎖住水分、減少角質層的過度生長。
合理攝入營養物質:飲食要均衡,不要挑食。除了多喝水外,多食用新鮮蔬菜和水果。此外,可以增加蛋黃、瘦肉、動物內臟、海產品和干果等含有豐富微量元素鈣和鋅的食物攝入量。冬天還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動物脂肪和膠質豐富的食物,如豬皮和豬腳,對皮膚也有一定的滋潤保護作用。特別是對于飲食中攝入肉類較少的女性,要注意適量攝入這些營養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