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一日之計在于晨,早上要吃好,這一整天才會元氣滿滿。
當然了,早餐還是要吃的,畢竟是一天中最便宜的一頓。
雖然只是笑話,但依據大部分國人飲食習慣而言,小康醫生也建議各位---
早餐,即便再忙也要吃了!
不過早餐既要吃,也要吃的對,尤其是那些朝九晚五作息的人,不吃早餐,會讓兩頓飯之間拉得過長,對心血管健康也是一種挑戰。
畢竟,早餐若吃得不對,導致容易餓得慌,中午還若猛吃,血糖的過山車式的變化也對自身胰島也是一種極大的考驗。
這些錯誤的早餐搭配,勸你還是少吃的好!
第一,油條+加糖的豆漿
這種組合雖然非常傳統,但油條屬于油炸食物,熱量高。而豆漿大多添加了糖,糖分高且營養密度低,長期吃容易誘發齲齒、肥胖,還會刺激機體炎癥反應的發生。
第二,白粥+咸菜
這種組合營養成分過于單一,白粥主要成分是淀粉和少量的蛋白質以及B族維生素,不能滿足人體所需。
咸菜在制作過程中會使用大量的食鹽,長期食用可能會誘發胃癌,還可能增加腎臟損傷的風險。
第三,面條+燒餅
油餅和燒餅都是經過油炸或烤制的食物,它們含有的脂肪和熱量較高,長期作為早餐食用會增加身體負擔,對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影響。
首先,油餅和燒餅的脂肪含量較高,特別是飽和脂肪的含量較高,如果長期食用會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從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事實上,這些早餐無疑都是碳水+碳水,雖然能給你身體提供能量,但飽腹感差,消化也快,自然也會讓血糖變得很不穩定。
最關鍵的是,營養也并非全面,優質蛋白、膳食纖維、維生素等都缺乏,人體營養吸收也不全面。
如何吃早餐也是一種學問,想要吃得好又有營養,可以參照以下搭配:
1、要有優質的碳水
早餐最好包含碳水,因為經過一夜的消耗,人體內儲存的糖原已經被消耗得差不多了,這個時候要及時補充碳水,防止低血糖。
可以選擇一些升糖指數較低的食物,比如玉米、紅薯等,幫助人體合成糖原,因為血糖濃度太低會出現饑餓感,大腦的興奮度會大大降低,會間接影響人的工作效率,容易出現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
2、搭配優質蛋白
與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相比,蛋白質在體內需要的降解時間更長,提供的能量也更持久,能夠幫助維持血糖穩定,減少脂肪堆積。
同時,優質蛋白是構成人體組織器官的重要成分。人體細胞中的蛋白質含量高達60%~70%,對于維持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早餐中常見的優質蛋白主要包括雞蛋、牛奶、豆漿、瘦肉、魚和蝦等。這些食物中富含必需氨基酸,尤其是雞蛋中的蛋白質與人體蛋白質非常接近,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同時,這些食物中的蛋白質可以延緩胃的排空速度,延長餐后飽腹感,更抗餓。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來源的蛋白質氨基酸模式不同,要搭配攝入適量的優質蛋白以滿足身體的需要。
3、適當添加優質脂肪
早餐中常見的優質脂肪包括堅果、牛油果、橄欖油、魚油等。這些食物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亞油酸、亞麻酸等必需脂肪酸,對身體健康非常有益。
此外,優質脂肪的消化速度較慢,可以延長胃部排空的時間,使人們感到更長時間的飽腹感,減少攝入其他高熱量食物的機會。
很多維生素A、D、E、K都是脂溶性的,只有與脂肪一起食用,人體才能更好地吸收和利用這些維生素。這些脂肪酸可以作為信號分子,參與調節人體的多種生理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攝入過多的脂肪也會增加能量攝入,不利于控制體重。因此,在早餐中適當添加優質脂肪即可,不要過量。
4、添加水果蔬菜
吃水果蔬菜對人體更好,能快速補充糖分,維持酸堿平衡、電解質平衡,其各種維生素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而且蔬菜水果中的纖維能幫助促進腸胃的蠕動,健胃整腸,減少熱量的攝取,幫助人體排便。
因此,看到這里,相信大家都對“好的早餐該有什么搭配”有著更為清晰的了解。
所以,請大家一定要重視早餐,既可以讓你早上工作或學習效率滿滿,同時最關鍵是對比其他三餐,它反而是最便宜的一頓。
不是嗎?
參考文獻:
【1】Leidy H J, Hoertel H A, Douglas S M, et al. A high‐protein breakfast prevents body fat gain, through reductions in daily intake and hunger, in “breakfast skipping” adolescents[J]. Obesity, 2015, 23(9): 1761-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