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是人體最“嬌嫩”的器官
是人體最易失守的防線
立秋過后
氣候會逐漸變得干燥
肺臟作為一個清虛的臟器
喜清潤而惡干燥
因此秋燥之氣最易傷肺
西安中醫腦病醫院
中醫專家李省讓提醒
秋季養肺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秋季養肺遠離“四怕”
一怕污染
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吸入氣體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肺臟的健康。空氣污染、汽車尾氣、廚房油煙氣、抽煙等都容易損傷我們的肺臟。
二怕燥邪
秋季燥氣當令,此時燥邪極易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津,誘發各類肺部疾病。因此在秋季,要注意潤肺,以對抗燥邪的侵害。
三怕受寒
肺喜溫怕寒,在寒氣到來時,往往第一個受傷。
《難經·四十九難》中指出,“形寒飲冷則傷肺”,意思是形體受寒,或飲食生冷,均可損傷肺臟。
所以,秋天要注意保暖,不令寒冷乘虛侵入,也是養肺的方法之一。
四怕悲傷
中醫里的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黃帝內經》中說:“悲則氣消”。說明過度悲哀或憂愁,最易損傷肺氣。
中醫認為,肺司人體之氣,主宣發,有管理呼吸的功能。
宣發時,肺氣向外、向上發散,使身體內的廢氣排出體外;肅降時,肺氣向內、向下沉降,使外界的新鮮空氣進入體內,這樣一呼一吸,完成一次氣體交換。
因此,當肺臟受傷之后,最先表現出來的往往就是咳嗽、咽干、喉嚨癢、流鼻涕、打噴嚏等呼吸道癥狀。想要養好肺日常多做這5件事。
二、常做養肺5件事
1、蒸汽熏鼻
人們可用直接吸入水蒸氣的辦法使肺臟得到滋潤。
方法很簡單:將溫熱水倒入茶杯中,用鼻子對準茶杯吸入水蒸氣,每次10分鐘左右,可早晚各1次。
2、喝潤肺粥
百合粥:百合50克,大米或糯米100克,將所有材料洗凈之后,加水燒開后轉小火煮,食用之前加適量糖即可。百合有清心、潤肺的功效,適用于呼吸道感染導致的心悸、失眠。
銀耳粥:銀耳10克,溫開水泡發后與大米同煮,食用之前加適量蜂蜜。銀耳具有滋陰潤肺的功效,適用于干咳、少痰、神經衰弱等癥。
山藥粥:山藥100克洗凈切塊后與大米同煮。山藥有益肺補腎的功效,適用于身體虛弱、煩躁失眠者。
3、按護肺穴
按迎香穴:將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有熱感后,用拇指外側沿鼻梁、鼻翼兩側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位于鼻唇溝與鼻翼交界處)20次,每天早晚各做1-2組。
叩肺俞穴:每晚臨睡前端坐椅子上,兩膝自然分開,雙手放在大腿上,頭正目閉,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吸氣于胸中,兩手握成空心拳,輕叩背部肺俞穴數十下,同時用手掌在背部兩側由下至上輕拍,持續約10分鐘。
4、做深呼吸
腹式呼吸法:伸展雙臂,盡最大可能地擴展胸部,用腹部帶動來呼吸,這個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肺容量。
縮唇呼吸法:快速吸足一口氣,然后像吹口哨一樣慢慢地呼氣,這個方法可以讓肺部氣體充分交換。
這兩種呼吸法可以每天早晚各練一組,具體的次數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自行決定。
5、開懷大笑
笑起來時胸廓擴張,肺活量增大,這樣有助于宣發肺氣。
另外,我們還可以根據中醫音樂療法,經常聽一聽商調音樂,如《陽春白雪》《陽關三疊》等以養護肺臟,這還有助于緩解精神緊張,保持心情舒暢。
往期回顧
01
喝了一碗綠豆湯,他差點丟了命!中醫提醒:這3類人千萬別喝
02
腦血管疾病“防勝于治”,這些檢查必不可少!40歲以上人群必看
03
59歲女子患肝囊腫,超聲引導下“一針 ”解決,順帶治好了“多年失眠”
(圖文整合自網絡,重在科普健康知識,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聯系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