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幾年物質生活水平的極大提升,人們越來越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吃飯講究膳食平衡,買菜選購綠色有機蔬菜,每天都堅持身體鍛煉,這些良好的生活習慣極大地改善了我們的體質,增強了自身抵抗力,降低了各種疾病的發生率。
然而近年來出現心理疾病的人群卻逐漸增多,覆蓋群體也各個年齡階段,嚴重時可能導致個體輕生,威脅個體生命安全。
心理健康需重視,堅持3個心情舒暢的小方法,心情慢慢好起來。
一、及時宣泄感情
在我們的傳統里,一直崇尚“喜形不露于色”、“男兒有淚不輕彈”的隱忍之風,認為在遇到情緒波動時,要自己默默隱忍,不要給他人帶去麻煩,雖然這樣的觀念有利于塑造獨立的人格,但很大概率上也可能導致犀利疾病的出現。
因為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消化能力都是有限度的,當負面情緒過多而不及時宣泄,就有可能形成悲觀、消極的人生態度,日積月累,心理健康就會受到影響。
所以當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要及時宣泄自己的情緒,比如大哭一場或者和朋友傾訴,不要默默自己一個人承受。
二、保持佛系心態
“佛系”是網絡熱詞,強調看淡一切,雖然有一定的消極意味,但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種寬容大度的樂觀心態,俗話說“退一步個海闊太空”,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不順心的事情,擾亂我們的情緒,這是我們不妨抱著佛系的心態,寬容對待,不斤斤計較,或許原本讓我們煩躁的事情也不過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可以輕松化解。
三、多運動
運動是個好東西,希望大家都知道,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魄,提升免疫力,預防心血管衰老,還能使心情更加舒暢。
這是因為在運動的過程中,一方面我們會釋放壓力,減輕心理包袱,從而感到輕松快樂,另一方面隨著體溫升高、身體排汗,體內的激素水平會上升,心情會變得更加舒暢。所以當你感到心里不快樂時,不妨試著運動起來,或許能收獲一個好心情。
心理疾病危害大,養成3個保持快樂的好方法,輕松遠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