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朋友進入更年期后,發現自己睡不好覺:
入睡困難,成人入睡潛伏期超過30分鐘;
睡眠維持障礙,整夜覺醒次數≥2次;
早醒,早晨自然醒來時間較前提前1小時以上;
睡眠質量下降,出現淺眠、易醒、噩夢等;
總睡眠時間減少,通常指睡眠總時間少于6.5小時。
如果以上癥狀每周至少出現3次,可能是更年期失眠“找上門了”。
失眠和更年期有什么關聯?
更年期失眠是圍絕經期婦女常見的問題,主要是由于 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的。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會影響睡眠中樞,導致失眠癥狀的出現。
此外,更年期婦女常伴有 潮熱、出汗等血管舒縮癥狀以及 焦慮、抑郁等神經精神癥狀,這些也會影響睡眠質量。
長期失眠不僅會引起疲勞、情緒低落或易發脾氣,還可能導致肥胖、高血壓、2型糖尿病、惡性腫瘤、冠心病、腦卒中和認知功能障礙等健康問題。
該怎么應對更年期失眠?
生活方式調整
充分認識
失眠是一種常見的更年期問題,女性朋友無需過于擔心和恐懼,調整自身心理狀態,減輕抑郁和焦慮情緒,放松身心。
同時,圍絕經期女性不僅處于生理和心理狀態發生較大變化的階段,其社會生活及工作壓力也有明顯增大。 建議多與朋友家人交流,緩解內心壓力和焦慮情緒,良好的家庭和社會支持能起到很好的保駕護航作用。
良好習慣
營造良好的睡眠氛圍,保持室內溫度在22~26℃,濕度在40%左右, 睡前關燈,不看手機,選擇合適的床具;戒煙限酒,睡前1~2小時避免情緒過度波動,不飲用咖啡、濃茶等,不過飽或饑餓入睡。
適當運動
建議根據自身興趣愛好、能力、體力等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 適量增加戶外運動,多曬太陽。從低強度開始,循序漸進,以身體感到發熱、微微出汗為度。應注意,睡前2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
營養管理
建議BMI保持在18.5~23.9kg/m2,腰圍<80cm。增加 蛋白質、含鈣物質,如肉類、蛋類、奶類的攝入; 增加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類攝入,以增加褪黑素循環,改善睡眠質量。減少含咖啡因的物質如茶、咖啡、巧克力、冰淇淋等攝入。
就醫接受規范診治
如果上述生活方式調整后,睡眠情況仍未得到改善,建議到醫院就醫,在排除睡眠呼吸障礙等疾病可能后,進行規范管理和診治。
目前治療方案主要有心理療法、藥物管理、物理療法、中醫療法等。
心理療法
廣義上是指心理?認知-行為治療模式,其本質是改變自己的信念系統,發揮自我心理調節能力,進而改善失眠癥狀。 認知行為治療(CBT-I)是慢性失眠的初始治療和一線治療,可以很好地改善睡眠質量,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傳統方式是采用醫生與患者面對面談話等方式,隨著信息技術發展,網絡化CBT-I應用愈來愈多,不方便來醫院或偏遠區域的患者亦可得到及時治療。
藥物管理
首先推薦采用 絕經激素補充治療,對于年齡小于60歲或絕經小于10年,沒有激素補充治療禁忌癥的圍絕經期女性,經過專業醫生評估后使用激素替代治療,可以明顯改善更年期癥狀,包括失眠。
其次是 鎮靜催眠藥物、抗抑郁藥物、褪黑素類等藥物治療,這些藥物應從最低有效劑量開始,其中鎮靜催眠藥物應短期應用或采用間歇療法,不建議大劑量服用,治療過程中需密切觀察藥物不良反應。
物理療法
物理治療相對安全無創、操作簡便,通常包括 無創神經調控治療、生物反饋、光照治療、聲音治療等,可單用或聯合其他治療方案進行個體化治療。
中醫療法
中醫藥治療在失眠治療中也發揮重要作用,通過 中醫藥、針灸理療等辨證論治方案調整陰陽,使得圍絕經期女性心神得平,夜寐得安。
更年期女性人群中,平均每2-3個人就會被圍絕經期及絕經后女性失眠困擾,如果您本人或您的家人遇到相關問題,不要焦慮,通過生活方式調整,積極應對,如效果不佳可以咨詢神經內科或婦科內分泌專業醫生。
圍絕經期及絕經后期是每個女性生命中的一個自然過程,雖然會帶來一些挑戰,但它也是女性一生中和月經初潮、妊娠、分娩等一樣的里程碑式的生理過程。希望大家能夠給予更年期女性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幫助她們度過這一轉型期,更好地適應這一階段的生命變化。
參考文獻
[3] 陳貴海, 鄧麗影等.特定人群失眠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J]. 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 2024, 29(8): 841-852.
[4] 王津翔,方磊等.失眠中西醫結合康復臨床實踐指南.上海中醫藥雜志,2025年第59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