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對于健康而言是一種甜蜜的負擔,攝入糖分越多,健康風險越大。其中,甜飲料的危害更大。瑞典隆德大學發表在瑞士醫學雜志《公共衛生前沿》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含糖飲料比其他形式的甜食更傷血管,會顯著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
NO.1
含糖飲料傷身,適量甜食有益
研究者對約6.9萬名45~83歲的瑞典成年人飲食習慣和健康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追蹤時間長達22年。結果發現,飲用含糖飲料(包括果汁和汽水)對心血管健康的負面影響遠超其他形式的糖,頻繁喝甜飲料會顯著提高缺血性中風、心力衰竭、房顫和腹主動脈瘤的風險。
相對而言,適量食用甜食似乎對心臟健康有益。數據顯示,與攝入更多添加糖的人相比,將糖攝入量控制在僅占每日熱量供能5%~7.5%的人,患幾種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反而較低。比如,治療式攝入糕點、冰淇淋、巧克力、糖果,或是飲食配料中含有少量的蔗糖、蜂蜜、果醬等。
研究人員分析認為,這種差別可能與甜食的攝入方式及社交環境有關。隆德大學研究人員詹齊解釋道,與固體糖相比,含糖飲料中的液體糖分帶來的飽腹感通常較弱,這更可能導致過量攝入。即便是未添加糖分的果汁,含糖量也與汽水相當。例如,一杯鮮榨蘋果汁或橙汁的含糖量與等量的汽水相當,葡萄汁的含糖量甚至高于等量汽水。環境因素同樣重要。甜食通常會在社交或特殊場合享用,含糖飲料在平日的飲用頻率則明顯更高。當然,不同來源的糖在人體內的代謝方式可能不同。
NO.2
含糖飲料危害心臟健康
糖,指的是添加到食品、飲料中的糖,以及蜂蜜、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此前已有諸多研究證實,含糖飲料危害血管健康。一項納入英國生物銀行11萬人的研究稱,從含糖飲料、果汁和糖果等食物中攝入更多的游離糖與所有心血管疾病后果的風險增加有關。
一項對中國臺灣近30萬名20~39歲年輕人隨訪15年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年輕人如果平均每天喝≥2份含糖飲料,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50%;沒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年輕人心血管死亡風險更高,約增加1.5倍。
一項美國的研究提示,要想遠離心血管病,最好遠離含糖飲料。研究顯示,與很少或從不喝含糖飲料的女士相比,每天都要喝一杯及以上含糖飲料的女士,要增加近20%的心血管病風險。研究還發現,每日飲用一杯任何類型的含糖飲料均會增加26%的心血管病風險、21%的腦卒中風險。這里的含糖飲料定義為能量軟飲、加糖瓶裝水以及加糖果汁飲料(非100%純果汁)。
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雜志》上的弗明翰心臟研究分析數據也顯示,喝含糖飲料會導致血脂異常,從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NO.3
糖每日最好不超25克
通常飲料中有多少糖?一般而言,每250毫升可口可樂里含糖26.5克,每250毫升雪碧里含糖27.5克。
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指南指出,研究顯示,含糖飲料(添加糖含量在5%以上的飲品)攝入過多增加肥胖、糖尿病與心血管病(腦卒中、心肌梗死)風險,添加人工甜味劑飲料也有同樣的健康風險,因此建議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女士每日糖攝入不超過25克,男士不超過38克。通常一罐350毫升的汽水中就有34克糖。
那么,每天吃多少糖合適?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和兒童每日游離糖的攝入量不應超過50克,最好不超過25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在“少油少鹽,控糖限酒”的準則中強調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