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 年齡因素 外
還有 多種因素
可能增加患帕金森病的風險
下面我們一一道來
01老年人
研究發現,帕金森病的發病與年齡密切相關, 發病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據流行病學統計,40歲以前極少發病,60歲以后發病明顯增加。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超過1%患有帕金森病,65歲以上的老人帕金森患病率大概是1.7%-2%,而70歲以上老人的患病率能達到3%-5%。科學推算,如果全世界人群的壽命繼續增加的話,到2030年預計將有900萬帕金森病患者。現在, 帕金森病已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之后的中老年人的“第三殺手”,引起了全球的關注。
02遺傳因素
家族性帕金森病約占所有病例的10%-15%。特定基因突變,如LRRK2、PARK2和PINK1等,與帕金森病的發病風險增加有關。我們平時接觸的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都是散發的。然而醫學家們發現,即使是散發的病例,也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傾向。也就是說, 如果家族中有帕金森病史,個人的患病風險也會相應增加。
03環境毒素暴露
較多研究顯示,帕金森病的發病與長期接觸殺蟲劑、除草劑、重金屬有關,如農民、焊工、理發師等人群,患帕金森病的風險較高。這是因為 殺蟲劑(芐氯菊脂)、除草劑(如百草枯)的化學結構與1一甲基4一苯基一1,2,3,6一四氫吡啶(MPTP) 結構相似。
看到這兒您肯定想問:MPTP是個啥? MPTP是一種黑質細胞神經毒性物質。帕金森病的發病最主要的病理改變就是黑質神經細胞的變性、丟失。
有學者做過實驗, MPTP可以誘發典型的帕金森病癥狀,而且用左旋多巴治療有很好的效果。美國的一個研究所曾調查了519名帕金森病患者,并且和511名對照者作比較研究。在這些患者中,有44人(8.5%)曾接觸過殺蟲劑,而對照組中僅有27人(5.3%)。由此推斷,接觸殺蟲劑會增加帕金森病的發病危險。當然,這個認識還在不斷研究中。
04腦部外傷和炎癥
頭部受過外傷者以及患有腦部炎癥疾病的人,神經受損的風險增加,可能更容易患上帕金森病。
05生活方式和習慣
缺乏運動、 不健康飲食(如高脂飲食)、 吸煙、 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 可能增加患帕金森病的風險。同時, 維生素D缺乏 和 長時間處于空氣污染環境中 也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06性別差異
男性患帕金森病的風險高于女性,可能與男性體內的 睪酮水平 有關。絕經后使用雌激素替代療法的女性可能會降低患病的風險。
07精神壓力
長期的 精神壓力 和 焦慮抑郁 等心理疾病,也可能增加患帕金森病的風險。帕金森病是發病率第二高的神經變性疾病(阿爾茨海默病為發病率第一的神經變性病),了解這些易感因素有助于我們及時采取預防措施,降低患病風險,提高生活質量。對于已存在上述風險因素的人群,建議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并在出現帕金森病早期癥狀時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