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跟九媽一樣,認為不刷牙直接喝水會將口腔中的細菌喝進胃里,危害比不吃早餐還大。這種說法看似合理,但實際上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口腔內確實有許多細菌,但喝水時通常不會帶入胃部,即便流入了部分有害細菌,胃部分泌的胃酸也能及時將它們殺滅,通過代謝排出體外,不會對腸胃造成傷害。
相反,早晨喝水還有許多好處。
首先,經過一夜的睡眠,滴水未進的我們會因夜間出汗、呼吸等消耗較多的水分,此時血液會變得黏稠,及時補水可以讓血液稀釋,減少血栓發生的風險,預防冠心病等其他心血管疾病。
其次,可以降低泌尿系統感染的風險。睡覺期間,只產不排的尿液,容易濃縮、沉積結晶。而早上來一杯水,可將尿液稀釋同時加快流動速度,阻止細菌在尿道和膀胱中滋生和繁殖。
此外,早晨喝水還可促進腸道健康。適量的水分攝入有助于軟化大便,預防便秘問題,保持腸道的正常蠕動,維護消化系統的良好運作。
而相比空腹喝水,多個研究已證明不吃早餐的危害更大。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一項研究顯示,不吃早餐會增加肥胖癥、高血壓、二型糖尿病、代謝綜合癥、心臟疾病,血液中膽固醇或脂肪含量升高等諸多風險,而心血管類疾病造成的死亡則是其嚴重風險因素。
2023年2月23日,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Cell》子刊發表的一篇研究也顯示,不吃早餐可能對免疫系統造成損害,從而影響人體對感染的抵抗能力,并可能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所以為了身體的健康,早上起來不僅要喝水也要好好吃早餐。
作為人體最大的代謝工廠,腎臟每日會為我們排出多余水分,維持機體內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而一旦我們喝的水超過了腎臟代謝能力,多余的水便會滯留在血管里,稀釋血液中的鈉濃度,讓細胞內外形成梯度差,從而導致細胞水腫膨脹,引發稀釋性低鈉血癥,也就是水中毒。
水中毒后輕則可引起頭暈、嗜睡、神志不清,重則可能導致死亡,因此喝水切記“猛炫”。
而相比喝水多的人,生活中更多的是等渴了才喝水的人。實際上,這個時候的口渴已經不是一種感覺了,而是身體輕度缺水發出的警示。
喝水不足會使體內細胞和組織缺水,引起口渴、皮膚干燥、尿量減少等癥狀,若長期如此還可能影響腎臟功能,增加尿路感染、尿結石形成風險。
而嚴重缺水易使血液粘稠,影響血液循環,導致大腦供氧不足,出現心跳加快、低血壓、乏力和頭暈等癥狀。
由此可見,喝水看似是一件簡簡單單的事,實際需要注意的點也不少。那么想要健康喝水,我們需要怎么做?
早晨的第一杯水是十分重要的,喝對了不僅能維持身體的健康,還能讓我們充滿能量和活力。
早晨多喝3種水
1. 溫開水或涼白開
目前補充水分的最佳選擇依然是10~40℃的溫開水或涼白開。其不僅可快速補充水分,還可促進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吸收,維持人體正常新陳代謝。
2.低脂、脫脂牛奶或無糖豆類飲品
早餐期間,學生黨和老人家則可搭配牛奶和豆制飲品。牛奶和豆制飲品富含豐富的蛋白質、鈣、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可促進骨骼生長和預防骨質疏松,同時還可促進消化和保持腸道健康。
3.不加糖的茶與咖啡
如果是上班族,可適量選擇不加糖的茶或咖啡。因為茶中含有豐富的類黃酮,不僅具有抗氧化作用,還能改善血管舒張功能??Х扔兄诮档廷蛐吞悄虿〉陌l病率,對心血管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但這兩類“水”都含有咖啡因,會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所以為了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不建議晚上喝,而且每天攝入量最好別超過300ml。
注意時間段
實際上,大部人不是不愛喝水,只是容易忘記。所以我們可參考以下時間段調個小鬧鐘,養成“少量多次”的喝水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