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胃”的飲食習慣
有些人更容易被胃癌“盯”上,除了受遺傳等因素影響,還和飲食習慣有關。
1
口味重
重口味食物的鹽分含量普遍偏高,對胃黏膜很不友好。如果是高鹽腌制的食物則更糟,如泡菜、熏肉等,通常會產生致癌物亞硝酸鹽,危害健康。
2
愛擼串
動物脂肪經過火烤后會焦化,形成致癌物苯并芘。殘留在竹簽上和食材烤焦處的苯并芘,很容易被一起吃進肚子里。
3
抽煙喝酒
眾所周知香煙里含有致癌物尼古丁,而長期酗酒或大量飲酒均會直接危害胃黏膜的健康。
除了上述飲食偏好外,近些年隨著生活節奏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吃外賣。與在家做飯和堂食相比,外賣食品似乎只增加了一個運輸環節,但對于胃腸健康來說,經常吃外賣不是一個好習慣。一方面,食物的包裝運輸過程增加了食物被污染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外賣平臺的激烈競爭,促使有些商家選擇相對低價或臨期食材,影響了食物的整體品質。
因此,建議大家,尤其是本身“腸胃不好”的朋友,要從日常飲食著手,保護自己的胃腸道,同時要注意胃腸發出的警示信號。
6大胃癌常見征兆
胃癌對健康危害大,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要經歷一個由慢性胃炎逐漸發展到胃癌的病理過程,在此期間身體往往會發出警示信號。
便血或嘔血是胃癌早期的征兆之一。比如,嘔吐物中混有咖啡色或暗紅色的血液,大便呈褐紅色或黑色。除胃癌會出現便血的表現外,結腸炎和克羅恩病也會發生便血的情況,但不管何種疾病,便血或嘔血均是不正常現象。若大家發現自己有這類情況,建議做個胃腸鏡檢查或糞便隱血試驗。
食欲在進食后快速減退。這種情況主要表現為吃飯前明明很餓,但吃了幾口之后,食欲就消失了。這種明顯的厭食,或食后有飽脹噯氣、厭惡肉食感也是胃癌的早期癥狀之一。特別是當喜好的食物類別變得和以前很不一樣的時候,就要引起重視。
持續胃痛。當胃痛持續存在時,想要判斷是老胃病還是胃癌,得看疼痛的時間長短。原來只是每次吃飽后上腹部疼痛,睡覺時不痛;后來演變成吃飽后、睡覺時都持續疼痛,這種改變很可能不單純是老胃病。胃癌引發的疼痛常常是胃部持續不斷地隱隱作痛。
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胃癌會引起患者體重減輕,不僅因為疾病影響了患者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也因為腫瘤會與人體爭搶營養,腫瘤慢慢壯大了,患者自然就會變得消瘦。
胃灼熱、消化不良或胃灼熱伴有泛酸和其他胃腸道癥狀。胃腸不好的人會長期存在各種胃腸道癥狀,這些癥狀若進行性加重也是胃癌的早期征兆。
腹脹、腹瀉和便秘。胃癌會導致胃內空間不足,因此可能讓人產生腹脹感,或者會擾亂腸道運動,引起腹瀉、便秘和腹部不適等情況。普通胃病會有明顯的誘因,比如喝酒、吃冷飲。但胃癌引起的胃部不適,大多沒有誘因,吃得很健康,結果還是不舒服,此時就要考慮胃癌的可能性。
預防胃癌這么做
合理膳食,平衡營養。不合理的膳食會加重胃部負擔。日常生活中,大家應當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合理搭配。此外,食材要新鮮,少食或不食腌制、熏制及霉變食物,減少食鹽的攝入量。
戒煙限酒。吸煙和飲酒是引起胃癌的高危因素。若同時存在這兩種行為時,吸煙和飲酒還會發揮協同作用,使胃癌的發生風險更高,建議大家戒煙限酒。
及時進行殺菌治療。胃癌患者通常是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但感染幽門螺桿菌并不一定會發生胃癌。胃癌的發生是幽門螺桿菌感染、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若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同時具有其他的危險因素(如胃癌家族史、不良生活習慣等),建議及時進行殺菌治療。
定期接受胃癌篩查。此外,高危人群還應定期到醫院接受胃癌篩查,比如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檢測和胃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