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說補血補血,實際上補的是鐵元素。
而說到補血補鐵特厲害的食物,很多人都會提名紅糖,大概是因為它紅?
但事實上,這是個大大的誤解。
這話怎么講呢?接著看下去就知道了——
只吃紅糖,補血效果差
紅糖中的鐵含量,相當有限。
每100克紅糖中含鐵量僅2毫克,而一個健康成年女性每天需鐵20毫克。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想要用紅糖補鐵,那得每天吃1000克紅糖。整整2斤啊,想想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更重要的是,紅糖中的鐵屬于非血紅素鐵,吸收率差。因此,貧血的“鐵汁們”就別再指望紅糖補鐵啦!
那么,這時候問題就來了:既然紅糖不補鐵,那在食補時我們該吃什么呢?
補血排行榜前三名,第一竟是它
★ 第一名:動物血
從賣相上看,動物血紅紅的,摸起來有點硬,聞起來還帶點腥味,實在算不上吸引人。
但從含鐵量來看,絕對是食物界里的扛把子。
在常見的幾種動物血中,以鴨血的含鐵量最豐富,為30.5mg/100g,其次為雞血25mg/100g,最常見的豬血也有8.7mg/100g。
除了含鐵量高,動物血中的鐵都是容易被人體吸收的血紅素鐵,平均吸收率在20~30%,而植物中的非血紅素鐵吸收率僅為1~5%。
說它是食物中的補鐵“第一高手”,當之無愧。
★ 第二名:動物肝
要論鐵含量,動物肝臟也不差。
拿最常見的豬肝舉例,每100g豬肝中鐵含量為22.6mg,而且和動物血一樣,都是易于吸收的血紅素鐵。
不過要注意的是,動物肝臟中膽固醇的含量較高,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人群不宜食用過多。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月食用動物內臟2~3次,每次25g左右。
食療推薦:豬肝枸杞葉湯
材料:枸杞葉50克,豬肝200克,桑葉40克,豆粉、油、鹽適量。
做法:將豬肝洗凈,切成薄片,用豆粉調拌后置油鍋炒熟,鏟出備用;枸杞葉、桑葉洗凈后入鍋,再加水,旺火煮沸后將加入炒好的豬肝,改文火煨半小時,加食鹽調味后即成。
★ 第三名:紅肉
通常我們把肉質原本顏色是紅色的肉,稱作紅肉,常見的豬、牛、羊肉都屬于此類。
紅肉的鐵含量有多少呢?
幾種常見紅肉的含鐵量分別為:牛肉3.3mg/100g,羊肉3.9mg/100g,豬肉 3mg/100g。
相比較之下,紅肉中含有的鐵元素雖然沒有動物血、動物內臟那么高,但對于不喜歡“重口味”的朋友們來說,用紅肉作為補鐵的來源,再合適不過了。
注意:紅肉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列為2A類致癌物(很可能致癌),建議每周紅肉攝入量不超過500g。
1個妙招,讓補血補鐵事半功倍!
補鐵的同時,還應多吃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青椒、蘿卜纓、芥菜、酸棗、鮮棗、獼猴桃、柑橘等。
因為研究發現,維生素C能顯著地促進機體對鐵的吸收。
總結下來,想補血,就得這樣吃:含鐵食物+含維生素C食物,如動物肝臟+綠葉菜的搭配。
不過,對于已經明確是缺鐵性貧血的人群來說,光靠食補,未必能達到理想的補鐵效果。
對此,建議此類人群應遵醫囑,及時使用鐵劑等藥物,讓貧血狀況得到快速糾正,切勿盲目迷信“食補”。
總之,無論是食補還是藥補,大家都要根據自身情況而定。尤其是藥補,哪怕只是口服補鐵劑,也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此外,在補鐵期間,大家都要避免飲用濃茶和咖啡,否則會影響鐵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