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食物補鈣,許多朋友最先想到的可能是骨頭湯,骨頭湯真的能補鈣么?新疆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自治區中醫醫院)康復科為您揭曉答案。
首先,骨頭中確實含有豐富的鈣質,但這些鈣質大多以結合鈣的形式存在,性質穩定,不易溶于水。因此,即便通過長時間的燉煮,甚至加入醋等酸性物質來嘗試增加鈣質的析出,最終湯中溶解的鈣質仍然相對較少,難以滿足人體對鈣質的日常需求。
其次,骨頭湯中含有較多的脂肪和嘌呤。大量攝入骨頭湯不僅可能導致發胖,而且其中的脂肪還可能與鈣結合形成皂化物,影響鈣的吸收。此外,高嘌呤飲食還可能增加患風濕等疾病的風險。
然而,也有觀點認為,燉大骨頭湯可以起到一定的補鈣作用,盡管這種作用相對有限。這可能是因為骨頭湯在燉煮過程中會釋放出一些礦物質,包括鈣、磷、鎂、鉀等,這些礦物質對于骨骼健康、神經傳導和肌肉功能都至關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礦物質的含量相對較低,且受到燉煮時間、火候、食材選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那么老年人有哪些鈣質需求呢?
老年人的鈣質需求
1.鈣質是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對老年人來說尤為重要;
2.老年人容易發生骨質疏松,需要補充足夠的鈣質來維持骨骼健康;
3.老年人的鈣質需求量比年輕人高,需要定期補充鈣質;
4.老年人可以通過飲食、運動和補充鈣質保健品等方式來滿足鈣質需求。
缺鈣對老年人的影響
1.骨質疏松:鈣質流失,骨骼變脆,容易骨折;
2.肌肉無力:鈣質不足,肌肉收縮能力下降,影響活動能力;
3.睡眠質量下降:鈣質缺乏,影響睡眠質量,導致失眠、多夢等;
4.心血管疾病:鈣質不足,影響心血管健康,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黃帝內經·素問》中記載:“腎主骨”、“肝主筋”。肝腎是筋脈、骨質生長和牢固的基礎,骨絡筋脈失于濡養就會出現骨質疏松的癥狀。
中醫中所謂的“補鈣”,其根本就是補肝腎、益精髓。而骨頭湯補鈣主要還是源于古代飲食“以形補形”的養生思維,而當時補養更多的源自于營養攝入。
因此,對于需要補鈣的人群來說,建議優先考慮其他富含鈣質且易于吸收的食物,如牛奶、酸奶等奶類以及奶制品,黃豆、豆漿等大豆及其制品,菠菜、空心菜等蔬菜,以及小魚、蝦皮等海產品類食物。這些食物中的鈣質含量相對較高,且易于被人體吸收利用。
除了食物補充鈣質外,還可以適當進行戶外運動,接受陽光的照射,從而促進身體對于維生素D以及鈣質的吸收。對于骨質疏松的患者或孕婦等特定人群,還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補充維生素D以及鈣制劑,以滿足機體對鈣質的需求。
新疆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自治區中醫醫院)康復科給老年朋友的幾點建議:
1.建議老年人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根據醫生建議適量補充鈣質;
2.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
3.適量補充鈣質:根據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鈣質補充劑,如鈣片、牛奶等;
4.適當運動:進行適量的運動,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骨骼健康.
總的來說,雖然骨頭湯中含有一定的鈣質和其他礦物質,但其補鈣效果并不顯著。如果需要補鈣,康復科提示您優先考慮其他富含鈣質且易于吸收的食物,并結合適當的運動和陽光照射來促進鈣質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