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想要補足陽氣也不難,咱們身上就有幾個“補陽開關”,晨起睡前順手按一按,就有助于補陽。
1.揉揉頭部:調節精神、解郁醒腦
中醫認為,頭是諸陽之會,百脈之宗。
人體的陽經都經過頭部,氣血在頭部匯聚,按揉頭部上的重要穴位,有助于匯聚陽氣,減少陽氣的散發。
推薦穴位:百會穴
百會穴位于人體最高點,是陽氣最為旺盛之處,對于調節陽氣至關重要。
定位: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圖源:家庭醫生自制
方法:用食、中二指并攏按于百會穴上,緩緩旋轉用力,力度以有酸脹感為宜,持續50秒,然后放松2秒,再重新用力按壓。如此循環幾次,直至自己感覺舒服為止。
晨起按摩百會穴,有助于調節精神狀態,提神醒腦,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晚上按摩此穴,則可以改善抑郁情志,緩解因氣血不足而導致的失眠,睡覺更香。
2.拍拍手臂:舒緩情緒、清熱利濕
手臂上有不少重要穴位,如曲池穴、內關穴等等,適當刺激這些穴位,不僅有助于疏通經絡,能舒緩情緒、緩解夏日煩躁,還可以減輕心慌、胸悶等不適。
推薦穴位:曲池穴
曲池穴,是人體關鍵的“排污口”,通過按揉、拍打,不僅能排出體內濕氣、濁氣,還可以輔助調節胃腸功能,保護人體的陽氣不受傷害。
定位:位于肘橫紋外側端,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圖源:家庭醫生自制
方法:每周或隔周連續拍打曲池穴5~10分鐘,會出現青、紅、紫、黑等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物(類似刮痧時候的出痧反應)。
3.搓搓腰背:強腎護腎、溫補陽氣
人體腹為陰,背為陽。
而且,人體有很多經脈和穴位都在后背,經常揉搓后背,有助于溫補陽氣、調理臟腑氣血。
例如,人后腰背上有兩大補益陽氣的穴位,分別是命門和腎俞。經常按揉,可以增強腎氣、溫補陽氣,還有助于改善腰酸背軟、疲乏無力等問題。
推薦穴位:腎俞穴
腎俞穴,是腎氣的傳送、傳輸之地。刺激按摩腎俞能在短時間內生發陽氣,鼓動腎氣,改善腎虛癥狀。
定位: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圖源:家庭醫生自制
方法:雙掌摩擦至熱后,將掌心貼于腎俞穴,如此反復3~5分鐘;或者直接用手指按揉腎俞穴,至出現酸脹感,且腰部微微發熱。
4.按按小腿:補益脾胃、調養氣血
脾胃為后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頭,想要氣血充足,那還得先把脾胃這個生氣血的“機器”養護好。
按揉小腿上的“和胃第一穴”——足三里穴,可以幫助緩解胃痛、腹瀉、嘔吐等腸胃不適,有補益脾胃、調養氣血的作用。
推薦穴位:足三里
定位:位于膝眼下三寸的脛骨外大筋內。
圖源:家庭醫生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