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評估雞蛋與健康的研究越來越多。目前研究傾向認為,成年人每天最多吃1個雞蛋是有益的。
近期,一項來自廣州的病例對照研究提示,每天吃1次雞蛋有助于降低癡呆癥風險,而不吃或平均每個月吃雞蛋不足1次以及每天吃雞蛋≥2次與癡呆癥之間的關系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作者指出,每天吃1次雞蛋對老年人癡呆癥的保護作用可能歸因于雞蛋中富含生物活性物質和許多其他營養素,如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雞蛋的高營養特性使其成為一種寶貴的能量來源,特別是對于有營養不良風險的人,如老年人。
之前的隨機對照試驗數據表明,與每周吃全蛋≤4個的人相比,每周吃全蛋>4個的人沒有出現血壓、血脂和脂蛋白升高。這表明,在本研究中,雞蛋攝入量增加不太可能導致心血管風險,而后者會增加癡呆癥的發生率。雞蛋中含有的葉黃素、玉米黃質和膽堿等生物活性物質可能對腸道膽固醇的吸收有益。
另一方面,由于雞蛋富含蛋白質,多吃雞蛋可能會延緩老年人的肌少癥,而肌少癥可能與癡呆癥風險增加有關。
有研究顯示,神經炎癥參與癡呆癥的發生。而攝入雞蛋等含有抗氧化劑、膽堿和ω-3脂肪酸的食物與全身炎癥的減少有關。研究發現,適量吃雞蛋可以降低亞洲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從而降低癡呆癥風險。
該研究從廣州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癡呆癥管理系統中隨機納入233例癡呆癥患者和233例非癡呆癥患者,調查他們在過去兩年中的飲食攝入量和其他慢性病危險因素。
結果顯示,與非癡呆癥患者相比,癡呆癥患者中每個月吃1次雞蛋的人較多(15.5% vs. 8.6%),而每天吃1次雞蛋的人較少(28.3% vs. 41.6%)。
校正年齡后,與每天吃1次雞蛋的人相比,每周和每個月吃1次雞蛋的人患癡呆癥的風險分別增加了76%和3.34倍。然而,不吃雞蛋/每個月吃雞蛋不足1次(OR=1.35,95%CI:0.71~2.56)與每天吃雞蛋≥2次(OR=3.49,95%CI:0.83-14.67)與癡呆癥之間沒有顯著的相關性。
進一步校正性別、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吸煙、飲酒、飲食攝入(包括紅肉、禽肉、魚、蔬菜和水果)、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合并癥后,與每天吃1次雞蛋的人相比,每周和每個月吃1次雞蛋的人患癡呆癥的風險分別增加了1.1倍和3.82倍,不吃雞蛋/每個月吃雞蛋不足1次(OR=0.73,95%CI:0.29~1.88)與每天吃雞蛋≥2次(OR=4.16,95%CI:0.80~21.63)仍未顯著增加或降低。
研究者觀察到,在每個月、每周或每天吃1次雞蛋的人中,雞蛋攝入量和癡呆癥之間呈負相關,每多吃1次雞蛋,癡呆癥風險降低52%。與每個月吃1次雞蛋的人相比,每周和每日吃1次雞蛋的人患癡呆癥的風險分別下降56%和78%。
來源:Association between Egg Consumption and Dementia in Chinese Adults. Nutrients, 2024, 16(19): 3340.
轉載: 請標明“中國循環雜志”
登錄中國循環雜志官網( www.chinacirculation.org)“期刊目錄”或小程序( 中國循環雜志+),可免費閱讀和下載本刊所有文章!
關于非法網站冒用我刊名義進行征稿的特別提醒
近期我們發現一些網站冒用“中國循環雜志”名義征稿,并承諾“職稱論文權威快速發表”。
我刊鄭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國循環雜志》投稿,一定要登錄中國循環雜志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