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不育癥是指育齡期夫妻在擁有正常性生活且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況下,由于男方因素導致女方一年內未能成功自然受孕。該病分為原發性不育癥(男性從未使女性受孕)和繼發性不育癥(男性曾使女性受孕,但后來無法再次受孕)。我國不孕不育的發病率持續攀升,從1995年的約3%上升到2012至2018年的10%至15%,患病人數已超過3000萬,且預計這一比率在未來短時間內還會進一步上升。總體來說,不孕不育的發病率約為15%,男女因素各占一半。
男性最佳生育年齡
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30至35歲被認為是男性的最佳生育年齡。在這一階段,男性的精子質量達到高峰,并可持續五年至35歲。然而,一旦男性超過35歲,其體內的雄性激素水平開始下降,精子的基因突變率相應增加,同時精子數量和質量也會有所降低,這樣的精子異常可能會對胎兒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男性不育的日常影響因素
男性生育力受到多種日常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酗酒、吸毒、穿緊身褲、洗桑拿浴等)、環境因素(如長期暴露于有毒物質、電磁波、放射線輻射、高溫環境等)、藥物因素(如化療藥、激素類藥物、利尿藥等)以及內分泌干擾物等。這些因素都可能降低男性的生育能力。
男性備孕前的檢查與提高生育能力的方法
男性在備孕前應進行專業的生育前檢查,包括體格檢查(判斷生殖器官的發育情況)、男性性激素檢查(檢查睪酮、泌乳素、促卵泡生成素等項目)以及精液分析(判斷生育的可能性)。
為了提高生育能力,男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和免疫力,同時提升睪酮水平。
2.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盡量不要熬夜。
3.合理飲食:多攝入有利于精子產生的食物,如含鋅、硒較多的食物和優質蛋白質,以改善精子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