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太難起:千萬不要用餐館的便宜紙巾啊,我被感染了!
底下紛紛有人響應她。
——對,我也是用了大排檔的便宜紙巾感染了。
——聽說那些發免費紙巾的,其實發的都是有病菌的紙,就是為了讓人去看病。
這些話乍一聽有些荒謬,但實際上,生活中的“毒紙巾”還真的就防不勝防。
一、央視曝光的“毒紙巾”,你家里有沒有?
此前,全球多地的衛生紙一起齊刷刷地“塌房”了。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環境科學與技術快報》發布的研究稱,全球各地的衛生紙均被檢出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質,該物質是一種有害的永久性化學品。在生產過程中多會作為潤滑劑使用,但其不會自行分解,與癌癥、胎兒并發癥、肝腎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相關。
這其實不是衛生紙第一次塌房了,在更早之前,央視就給“毒紙巾”來了一個狠狠的曝光。
央視曾多次報道過劣質紙巾的新聞,此前某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選取了150批次樣本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其中有36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達到了24%。
原來,一些商家為了控制成本,會在制作過程以及原料上做手腳,甚至有商家直接用回收的廢紙原料、紙屑、生活垃圾進行再加工。之后為了改善紙巾的品相,會直接加入大量熒光增白劑或工業滑石粉,這些均會給身體健康帶來不好的影響。
很多人覺得紙巾只是“小東西”,然而小東西不干凈,也會帶來大麻煩。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鐘劍波表示,購買紙巾一定要認準正規品牌的,一些看起來特別白、柔軟的產品,很可能有質量問題。“毒紙巾”不僅僅只會引起皮膚病發生,還可能會誘發幾種疾病。
1、白血病
不符合標準的紙巾內可能有大量熒光增白劑、滑石粉、甲醛等,長期接觸這些物質會對健康產生威脅。如熒光增白劑內含有化合物苯,長期接觸容易誘發白血病發生。
2、腸炎
一些不合格的紙巾內有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病菌,在使用后進入體內可能會誘發腸炎發生。
3、呼吸疾
劣質衛生紙內殘留的一些有害物質用來擦嘴、擦鼻涕,會讓有害的粉塵進入到呼吸道內,進而會增加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
二、用錯紙會致病?醫生:很多人分不清“紙巾紙”跟“衛生紙”
衛生紙現在是大家都離不開的日用品,但它其實才出現了百余年時間,而國人使用衛生紙更是僅有20多年時間。你們有沒有想過,很多人其實不懂“紙”。
對于很多人來說,紙就是紙,沒有什么不同。至于“紙巾紙”跟“衛生紙”的區別是什么,那就更加說不清楚了。
36歲的小伙子王毅就是這樣。王毅出門沒有帶紙的習慣,常常吃完飯之后就是直接拿餐廳的紙巾來用。誰成想前幾天出去吃完飯后,王毅就感覺到唇邊不太舒服,第二天起來更是發現嘴巴開始紅腫發癢。
醫生檢查后,表示這是接觸性皮炎。在了解了王毅的生活軌跡后,醫生指出他很可能是因為用了餐館的“衛生紙”才出現這種狀況。面對懵圈的王毅,醫生嘆了口氣告訴他,以后不要隨便用外面的衛生紙,自己常備紙巾紙出門。
實際上,“紙巾紙”跟“衛生紙”并不是一種東西!
兩種紙巾最顯著的區別就是材料不同。紙巾紙只能使用原漿紙作為材料,沒有任何外來的污染印刷。衛生紙則要求使用純木漿紙,這是一個相對模糊的概念,可以是原漿紙也可以是回收紙。
另外,國家相關標準對衛生紙和紙巾紙的生產標準規范也不同。前者要求細菌菌落總數≤600cfu/g,真菌總數不收限定;后者則要求細菌菌落總數≤200cfu/g,真菌菌落總數≤100cfu/g。
正是因為有這些區別,所以很多專家都建議外出就餐時自行攜帶紙巾。因為不少餐館為了控制成本會使用廉價的紙巾,這些紙巾容易有菌落總數超標的問題,對于免疫力較差的人來說,很可能會誘發疾病。
三、提醒:買紙記住“4個留意、3個不買”
每天都在用的紙巾竟然存在這么多的學問,廣東省衛生監督所給出了4點買紙巾的建議。
一是要挑選符合標準的正規大品牌購買,切不可貪便宜,否則容易購買到問題產品;二是要看包裝底部的產品明細,包括有沒有消準字號、注明原材料等;三是要摸紙巾的手感,如果有明顯掉絮、掉粉、松散的話,則不建議購買;四是要聞紙巾上是否有明顯異味,如果有化學藥劑的味道,很可能是添加了漂白劑等有害物質。
此外,買紙的時候還要注意三不買。
1、不要買太便宜的紙
購買紙巾一定一定不要貪便宜,寧愿多花點錢購買大品牌品質有保障的。便宜的紙巾很多都以次充好,還可能會添加熒光劑等對健康有害的成分。
2、不買帶印花、香味的紙
印花、香味都是后期添加的樣式,用于擦嘴的話很容易讓香精附著在嘴巴上,給健康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影響。
3、不買太白的紙
原色紙號稱不添加漂白劑、熒光劑,但也并不是完全的0添加,甚至有些商家為了制造出原色會添加黃色色素。日常購買紙巾要選擇符合標準的產品,原色還是白色的其實都可以。但一些顏色雪白的紙巾,則要當心可能是添加了漂白劑。
紙巾是我們每天都在用的,所以在選擇紙巾這件事上一定要多留心,盡可能避免購買到問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