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熱的天氣里,享用冰鎮或清涼的飲品,確實能帶來一時的愜意。
然而,家中的長輩常常會提醒年輕人,過度飲用冷飲可能會對腸胃造成傷害。
甚至有時,我們會看到一些關于“喝冷飲導致意外死亡”的新聞報道。
就在最近,福州一位年僅19歲的小伙小輝(化名),在結束一場籃球比賽后,一口氣喝掉了一瓶冰鎮飲料。不幸的是,他在飲用后不到五分鐘就感到胸悶和胸痛,最終因急性心梗不幸離世。
醫生解釋說,在夏季高溫時,人體的血管會自然擴張以散熱。如果在劇烈運動后立即飲用大量極低溫度的冷飲,或者立刻吹空調、洗冷水澡,都可能導致身體的血管急速收縮和痙攣,血壓會驟然上升,血液的黏稠度也會增加,可能出現凝血現象,進而引發血管堵塞,最終可能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01
劇烈運動后,
怎么才能更順利地恢復狀態?
1.劇烈運動后不建議馬上洗澡、吹冷空調
突然接觸冷環境,如沖洗涼水澡、跳入泳池或吹冷風空調,均會對心腦血管造成額外壓力。同樣,鍛煉后立即洗熱水澡也可能導致暈厥。為避免此類情況,無論是冷水還是熱水,建議在劇烈運動后先等待約半小時。
2.劇烈運動后不建議馬上坐下或躺下
經過高強度的運動后,您可以悠閑地散散步,進行適當的拉伸與按摩,或者在鍛煉結束時安排約半小時的輕度體力活動,這些舉措均對肌肉的恢復大有裨益。
3.大量出汗后猛喝水可能會「中毒」
在運動過程中,人體會通過流汗失去水分,并同時排出體內的鹽分。若在鹽分流失的情況下迅速大量飲水,這實際上會稀釋人體的體液,可能引發一系列不利的健康影響。
如果你在運動中大量出汗,適量飲用運動飲料會是一個好選擇。需要注意的是,市場上眾多的功能飲料和維生素飲料并不等同于運動飲料。如果你想在出汗后飲用,最好檢查一下飲料標簽,看看是否含有如鉀、鈉等電解質成分。
運動結束后的半小時內,只要你的胃腸沒有感到任何不適,可以適量進食以補充能量和營養。
02
大熱天,血管最怕這些事
1.猛喝冰水
在夏季,適量增加水的攝入可以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但需注意不要一次性過量、過急或飲用過冷的水。
這是因為,如果飲水速度過快,水分會迅速滲透到血液中,導致血容量急劇增加,進而給心臟帶來額外的負擔。
因此,盡管迅速大量飲水能迅速解渴,但這樣做可能會對心臟造成不良影響。
2.猛吹空調
在酷暑難耐的戶外之后,立刻踏入冷氣十足的空調房間,雖然能在一剎那給予人無比的涼爽感受,然而,我們的血管和心臟卻需要承受因溫差劇烈變化而帶來的負擔。
鑒于此,我們提倡控制室內外的溫差在一個較為適宜的范圍內。更為理想的方式是,在返回家中后再開啟空調,讓房間溫度逐漸下降。
若需提前開啟空調,建議將溫度設定在大約26℃,避免過低的溫度設置。
當進入已開啟冷氣的公共場所時,應盡量先將身上的汗水擦干,同時避免直接站在冷風直吹的位置,以減少身體因溫差過大而受到的影響。
3.猛沖冷水澡
夏日炎炎,許多人偏愛回家后立即沖個冷水澡以尋求清涼。然而,這種習慣卻潛藏著不小的健康風險。
在夏天,我們常常能夠聽聞因這種急速冷卻行為引發的健康問題——血壓升高、冠狀動脈劇烈痙攣、斑塊破裂、血栓生成,甚至急性心梗的病例屢見不鮮。盡管沖涼能帶來短暫的涼爽舒適,但若以犧牲健康為代價,則實在是得不償失。
4.猛吃夜宵
在夏夜,涼爽的微風時常輕輕吹拂,這段時間往往是一天中最為愜意的時光。正因如此,夜宵成為了許多人在夏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夜宵的選擇往往偏向于辛辣、咸鮮以及重口味的食物,還有各類酒水。一旦過量攝入,這些食物和飲品會持續對脆弱的血管造成刺激,進而加重心臟的負擔。
此外,攝入過多油膩和咸味重的食物還會導致血脂和血壓的升高。
03
警惕心臟的4大求救信號
信號1:胸痛
胸部突然產生強烈、緊束或壓迫性的痛感,并伴隨著呼吸困難,必須即刻給予高度關注。同時,對于頜部、頸部、上肢以及上腹部出現的沉悶壓迫感或不適感,也絕不容忽視。
信號2:胸悶
在心梗發作時,許多人往往難以明確指出疼痛的具體位置,而是感到一種沉悶的痛感或壓抑的不適。
信號3:流感樣癥狀
活動后出現了諸如惡心、疲勞、畏寒以及出冷汗等類似流感的癥狀,這很可能是供血不足的跡象。盡管這些癥狀在許多人身上都較為常見,但若是在活動后表現明顯,則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信號4:疲勞或失眠
許多女性在心臟病發作前的一周,會經歷異乎尋常的疲憊感。在心臟病發作之前,許多人會遭遇“睡眠紊亂”的問題。
所以,如果突然感到特別疲勞或者出現失眠狀況,就應當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