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初生護持》指出:“蓋兒初生,借乳為命。”母乳喂養是一種自然天成的喂養方式,而奶粉替代人工喂養方式只有百多年的歷史,其科學技術的發展雖然拯救了許多生命,但若以其替代母乳喂養,則易在母親和嬰兒雙方都會產生諸多問題。
中醫強調,脾胃為后天之本,因為幼兒特殊的生理機能,“腸胃脆弱”“脾常不足”,飲食不能自節,天然母乳由母親體內的精微物質所化載,母乳精華更易消化吸收,經幼兒脾胃運化而轉化成自身水谷精微,促進機體發育。
《幼幼集成·初生護持》強調:“忍三分饑,吃七分飽”,方能安然無災病,母乳營養結構更能符合幼兒“易饑易飽”的消化特點,而奶粉、獸乳等代替品是導致幼兒進食過度,生痰生熱,食積腹脹的常見病因,過度依賴容易助痰滯膈而增病也。
母乳喂養對母親的益處也是長久的。有研究統計,未進行母乳喂養的女性,乳腺癌的發病概率更高,母乳喂養有利于子宮的恢復。母乳喂養間的互動能增進母子感情,哺乳的過程是建立親密母子關系的橋梁,可以給幼兒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從經濟和安全角度,母乳喂養安全、干凈、無毒,可以放心食用,并可以減少過敏的發生。
如何順利下奶呢?
母嬰盡早互動,早期開啟哺乳行動。新生兒出生后沒有異常,在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開始吮吸乳頭,盡早開乳并建立泌乳反射,促進產婦的乳汁分泌,也要增加母乳喂養的次數,多讓寶寶吸吮乳汁,能夠簡單有效地下奶。
飲食方面,加強優質高蛋白的攝入,但不要吃得過于油膩,多喝一些湯汁類的食物,比如鯽魚湯、木瓜湯、絲瓜湯、通草湯,都能夠促進乳汁分泌,有下奶的效果。哺乳前后注意乳頭清潔,在每次母乳喂養之前適當地熱敷和按摩乳房。哺乳期間要保證充足的睡眠,調節穩定的情緒,有利于奶水的分泌。
而預防反復哺乳期乳腺炎,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需學會正確的哺乳姿勢。寶寶正確的吮吸姿勢,不僅更有利于乳汁的產生,也不易出現乳頭的破潰。
產后初期如果乳房脹滿硬痛,寶寶吮吸乳汁后仍然不能改善時,需要及時按摩治療疏通乳管。
每次哺乳兩邊的乳房都要哺乳,盡量保證雙側乳房都達到吸空的狀態,可以減少乳腺炎的發生。
為避免哺乳期間乳頭破潰、乳頭水腫,可以在懷孕期間不時用酒精擦拭乳頭,讓乳頭逐漸增加表皮耐受力。市場上也有防止乳頭破潰的滋潤商品。乳頭先天短小、扁平、凹陷的媽媽們,哺乳初期首先要保證乳管通暢,不可過早服用增加催乳的食療或藥物。
下奶藥方:當歸15克,黃芪15克,枸杞5克,路路通10克,通草10克。做法:將藥材放入砂鍋中,用清水浸泡30分鐘,然后開大火煎煮10分鐘,改小火煎煮20分鐘,一劑藥需要煎煮2次,兩次藥汁混合一塊,早晚2次服用。
下奶飲食療法:月子五紅湯:紅豆50g、紅皮花生50g、紅棗6~8個、紅枸杞20g、紅糖適量。做法:先將紅豆、紅皮花、紅棗加入適量清水,熬至紅豆開花,放入枸杞熬5分鐘,加入適量紅糖,早晚2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