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肉鮮嫩味美、營養豐富,是生活中常見的一類食物。但你知道魚都有哪些營養?每周吃多少魚合適?哪些魚不建議吃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
魚的三大營養
1.高蛋白,低脂肪
魚蝦類水產品的蛋白質含量一般在15%~20%之間,脂肪含量一般在1%~10%之間,碳水化合物含量在0%~5%之間,屬于高蛋白、低脂肪、易吸收的動物性蛋白,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營養需求。
2.富含不飽和脂肪酸
魚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EPA和DHA的含量比較豐富,有利于智力、視覺等神經系統生長發育,還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3.維生素、礦物質含量豐富
除了上述營養物質,魚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比如維生素A,不少品種的魚每100克維生素A的含量可以達到100微克以上。此外還含有豐富的鈣、鉀、鎂、鈉、鋅、硒等礦物質元素。
2
每周吃多少魚合適呢?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顯示,多攝入魚肉可降低成年人全因死亡的發病風險,與從未食用過魚的人相比,每天食用60克魚的人群總死亡風險降低了12%。
多攝入魚肉還可以降低中老年人阿爾茨海默病及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病風險。一項對中國老年人群隨訪5.3年的隊列研究發現,在≥65歲的成年人中,與食用<1份/周(相當于100克)魚的個體相比,食用≥1份/周者的認知下降率平均降低了35%。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每周最好吃魚兩次或300~500克,如果每天能食用40~75克水產類食物更佳。
3
這三種魚最好別吃
1.未煮熟的魚
食用未煮熟的魚,可能會使人體感染寄生蟲。
2.過度油炸的魚
像不少人愛吃的烤魚,就屬于過度油炸的魚。魚肉在經過高溫煎炸后,會產生自由基、苯并芘等有害物質以及致癌物雜環胺。其次,魚肉中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在高溫烹飪下會受到一定程度破壞。
3.腌制的咸魚
在腌制過程中,亞硝酸鹽會與腌制品中蛋白質分解產物胺類反應,形成亞硝胺,而亞硝胺是一種強致癌物。人體長期攝入亞硝酸鹽,會使血管擴張,增加致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