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 / 曬背相關的話題登上熱搜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劉家碧
編輯 | 袁月
入伏之后,曬背成為了養生新潮流,但有人曬背卻把自己曬成了中暑。那么,曬背真的可以養生嗎?
人體腹為陰、背為陽,人體的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均分布在后背,其經穴聯絡臟腑,是身體最大的排毒通道。因此三伏天曬太陽補陽,最好的方式就是曬背。曬后背時,毛孔充分張開,有助排出各個臟腑的邪氣,能起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緩解抑郁、改善體質的功效。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說,曬太陽還有助于人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骨骼健康。
怎么曬背不會中暑還能提升養陽效果?
1、把控曬背時間
曬背時長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每天“細火慢燉”式的曬背,溫升陽氣的效果也更好。
建議選擇在陽光不是特別強烈的時候曬背,避開中午,可以選擇早上9點前或下午4點后。
需要注意的是,曬背時間根據個人耐受程度及陽關的猛烈程度來決定,老人、體虛的人建議曬較早的太陽。
2、曬前吃飯
曬背會讓血液循環加速,不亞于做了一場“小運動”。如果是空腹曬背,極易出現低血糖,建議在餐后半小時再去曬。
3、蒙住頭部、曬背曬腳
如果沒有做好頭部防曬,曬久了可能會引發頭暈、失眠等問題。曬背時,最好穿淺色、薄的寬松衣服,平趴在瑜伽墊等墊子上,蒙住頭部,露出背部。
由于腳底有眾多穴位,不妨也露出來,被陽光刺激一下。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張曉軒提醒,曬背盡量不要在背部抹防曬霜,否則會影響溫升陽氣的效果。
4、曬后補水、避免受涼
曬背前后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比如淡鹽水,以免大量流汗引發脫水。注意不要直接喝冷飲,避免降溫速度過快誘發心源性猝死。
機體受熱后會張開毛孔,易受風邪侵襲。因此不建議曬背結束后立刻吹空調,應等汗停了再進入空調房。
哪些人群適合曬背?哪些人不適合?
浙江省中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中醫師孫海燕接受人民日報的采訪時表示,曬背并不適合所有人,應根據自己的體質有所選擇。
這些人群適合曬背:
陽虛、濕氣重人群。如畏寒怕冷、四肢不溫、肢體困倦、精神不振的人。
部分慢性病患者。如代謝綜合征、抑郁癥、阿爾茨海默癥、過敏性咳嗽、鼻炎、咽炎、痛經、婦科慢性炎癥等人群。
亞健康人群。如胃腸功能不好、易感冒、又怕冷又怕熱、腰腿怕冷怕風、體力活動少、壓力大等亞健康人群
這些人群不適合曬背:
紫外線過敏者。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
氣陰兩虛或陽盛體質人群。
孕婦等人群。
年齡較大者也應慎重。最好在家人陪同下,注意好各種細節,避免引起不適。
另外,食用過感光性食物后,如藜菜、無花果、菠菜、萵苣、蕎麥、小白菜、芥菜、莧菜、馬齒莧等,應做好防曬,不適合曬背。
有些藥物易發生光毒反應,服藥前應詳細閱讀說明書或咨詢專業醫師。在服藥期間及停藥后5日之內,應避免接觸陽光或紫外線。
現在是曬背的好時節嗎?
孫海燕表示,中醫認為夏養陽,三伏天是自然界陽氣最盛的時候,是養陽的好時節。2024年三伏時間如下:
7月15日—7月24日為初伏;
7月25日—8月13日為中伏:
8月14日—8月23日為末伏。
參考資料
1、人民日報.曬背又火了!三伏天曬背有用嗎
https://weibo.com/2803301701/5055723665098264
2、三伏天「曬背」火了,到底該怎么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