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每次買西瓜回家吃的時候,都會很糾結:西瓜個頭大,一次很難吃完,放在冰箱第二天再吃,就變成了「隔夜瓜」。
網上關于「隔夜西瓜」的爭論太多,手里的瓜瞬間不香,更是不敢給孩子吃。
「西瓜」隔夜可能就成了「毒西瓜」,細菌嚴重超標;
一口「隔夜瓜」,8400 個細菌,全家中毒入院;
隔夜西瓜吃之一定要切掉表面 1cm,12~24 小時內要吃完;
……
圖片來源:網絡
隔夜西瓜到底能不能放心吃?吃不完的西瓜怎么處理呢?今天我們來詳細說說。
隔夜西瓜確實「細菌數」不少
但不代表會致病、不能吃
網傳隔夜西瓜細菌超標,一口下去 8400 個菌落數,這個數據來自某電視節目。
他們做了兩個對比實驗:
一個是用專用的刀具、砧板切西瓜,并用保鮮膜包住放入冰箱;
另一個是用切過肉的砧板和刀,簡單清洗就來切西瓜,并不做保護,直接放入冰箱;
24 小時后檢測發現:
潔凈操作下每 25g 西瓜中僅檢測出 45 個菌落數;
用切肉的砧板和菜刀切,并不包裹保鮮膜的西瓜,每 25g 西瓜檢測出 8400 個菌落數;
圖片來源:網絡
于是,關于「隔夜西瓜」一口下去 8400 細菌開始每年傳開。
看著這個實驗嚇人,但真心沒有那么可怕,并不能說明什么。
首先, 8400 個菌落數聽著很多,但真不算什么。
我們人的嘴里、腸道細菌數量都數以億計,8400 個菌落數,真的就是個「弟弟」。
那這個數據在食品中到底是什么數量級呢?
就拿嬰兒配方食品來說,生產過程中監督非常嚴格,它也不是無菌的;我國國標對它的菌群總數最高安全限量值是 10000 CFU/克(CFU/g:表示一克檢樣里面含細菌菌落個數)
而實驗里面 25g 西瓜里 8400 個菌落數 ,遠低于這個標準。
其次,「菌落數」并不等于「致病菌」數量,并不能說明隔夜西瓜是否有食用風險。
上面已經說了我們人體本身就有很多細菌,我們生活的環境也四處都是細菌。
各種各樣的細菌里,包含有益菌、有害菌,而引起我們不適是食品中的致病菌。
那隔夜西瓜本身致病菌的情況如何呢?
有研究者對西瓜表面的細菌進行了深入的「查戶口本」,通過基因測序追查了細菌的祖宗十八代,發現隔夜西瓜表面的細菌主要來自:葡萄球菌屬、芽孢桿菌屬、腸桿菌屬、埃希氏菌屬和歐文氏菌屬。
熟不熟悉?
以上這些細菌,全部都是土壤、空氣和水源中非常常見的細菌類型,并且都是致病性較弱的菌株,正常情況下一般不會導致腸道感染。
隔夜西瓜表面細菌類型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隔夜西瓜致病菌的多少,能不能吃,和西瓜本身沒有關系。
那吃隔夜的西瓜前,切掉 1~2cm 會不會更安全?
答案是,沒必要。
研究對這一點做了分析,發現就算是切掉 2cm,西瓜樣品菌落總數與表面并沒有什么差異。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孩子吃了隔夜西瓜拉肚子
和這 3 個衛生情況可能關系更大
有朋友疑惑:那為什么孩子吃了隔夜西瓜拉肚子呢?
排除掉吃的其他食物是否不潔凈的前提下,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
你家切西瓜的砧板、菜刀是不是足夠干凈?有沒有做到菜肉水果分開用?
包西瓜的保鮮膜的潔凈程度怎么樣?
你家冰箱衛生狀況如何?做好了生、熟分區嗎?直接入口食物有沒有密閉保存?
首先,不少家庭砧板、刀具的分開使用,定期更換情況就不夠理想。
很多家庭甚至用剛剛切完生肉、菜的砧板、刀具,簡單沖洗就切西瓜,帶入不少致病菌。
而有的砧板已經傷痕累累,還在使用,縫隙里藏污納垢,致病菌更是泛濫。
接下來是保鮮膜潔凈情況。
我們用完保鮮膜常常先隨手放在灶臺、砧板上,有時候已經沾染上操作臺上的細菌。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最后儲存西瓜用的是冰箱,也是問題重災區。
在我們普通人的家庭中,冰箱里會交叉存放各種食品,尤其是炎熱的夏天,冰箱中的食品種類達到巔峰。
如果沒有做好生、熟分區存儲,分類密閉存儲,就很容易發現交叉感染;比如雞蛋上容易有沙門氏菌,一旦感染到直接入口的西瓜上,就很引起身體不適。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除了沒有做好分區、密閉儲存會引起問題,冰箱東西多,不定期清理冰箱,也很容易微生物污染超標。
廣東江門市疾控中心曾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僅有 26% 的家庭冰箱冷藏室樣本微生物污染狀況合格,學校和酒店等公用冰箱冷藏室甚至無一合格。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而北京市疾控中心對北京市各區 359 戶家庭冰箱冷藏室的調查中,有幾戶家庭的冰箱中就發現了單增李斯特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李斯特菌、耶爾森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都是夏天常見的致病菌。
它們耐低溫,在冰箱里能很好存活;感染后,對人體會造成非常強大的破壞力,孕婦、嬰幼兒尤其危險。
圖片來源:網絡
我們可以看到從切瓜到冰箱儲存,一環扣一環,一旦沒有做得足夠好,我們吃的隔夜西瓜,就很有可能感染不少致病菌,引起身體的不適。
西瓜當天吃不完
這樣保存干凈還保鮮
雖然菌落指數多不代表致病,但有的姐妹還是覺得心里膈應,特別是給娃吃。
吃不完的西瓜怎么放冰箱保存最好,細菌增長少呢?
2017 年,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做了一項研究:
研究者從農貿市場買回了 3 個不同品種的西瓜,洗凈后使用潔凈刀具切開,覆蓋無菌保鮮膜后放入潔凈的冰箱4℃ 冷藏了16小時,然后對切面進行了采樣和培養。
發現新鮮切面的菌落總數與隔夜冷藏后西瓜的菌落總數并沒有顯著差別,均在 13.33~143.33 CFU/g,個別樣品中甚至還出現了下降。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較少的菌落數的增長,甚至菌落數下降的關鍵,源自研究者在切西瓜用的刀具、砧板,儲存西瓜用的保鮮膜、冰箱,都非常潔凈。
總結下就是,我們夏季吃瓜只要做到下面 6 點,隔夜吃也不用擔心啦:
● 選好瓜,盡量買整瓜:
我們買瓜選擇新鮮、無傷痕 / 破口整瓜,盡量不選擇市場里切半或切塊的西瓜;
● 回家先給西瓜做好清潔:
西瓜買回家,整個西瓜用水或洗潔精洗凈表皮,尤其是放入冰箱前,一定要清潔;
●切瓜時,手、菜刀、砧板做好清潔:
切生肉的刀具、砧板不要用來切西瓜,我們切瓜時候,清潔好手部,菜刀、砧板也要做好清潔。
● 切開后暫時不吃的瓜,盡快用潔凈保鮮膜包裹,2 小時內要放入冰箱,越快越好;
● 冰箱日常注意清潔:
日常我們要定期用低溫消毒劑和清潔劑清潔冰箱,儲存時就要做到「生熟分開」、「密封儲存」;
●最后,吃瓜前大人和孩子都一定要洗干凈手。
希望每個夏天我們都能開心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