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很多人選擇周末睡個懶覺,以彌補平日里的睡眠不足。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很多人在實現了這個“睡眠夢想”后,卻發現并沒有迎來預想中的神清氣爽,反而感到更加昏昏沉沉,這是為什么呢?
健康時報圖
睡多了反而大腦昏昏沉沉、全身沒勁?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睡眠的基本知識。睡眠并非簡單的休息和恢復過程,而是一個復雜的生理和心理活動。在睡眠中,我們的大腦會進行一系列的活動,包括記憶鞏固、情緒調節、激素分泌等。而這些活動都需要按照一定的節律進行,以保持身體和心理的健康。
當我們過度睡眠時,即打破了這種自然的睡眠節律。長時間的睡眠會導致身體的代謝速度降低,血液循環減慢,從而使得大腦和身體的供氧不足。這種狀態下,即使我們躺在床上,也會感到身體沉重、頭腦昏沉。
此外,過度睡眠還會影響我們的生物鐘。生物鐘是我們身體內部的一個計時系統,它控制著我們的睡眠-覺醒周期、體溫、激素水平等。當我們長時間處于睡眠狀態時,生物鐘會被打亂,導致我們在應該清醒的時候感到困倦,而在應該休息的時候卻難以入睡。
除了生理上的影響,過度睡眠還會對我們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長時間的睡眠會讓我們的大腦處于低活躍狀態,缺乏外界的刺激和挑戰。這會導致我們的思維變得遲鈍,反應能力下降,甚至可能出現情緒低落、焦慮等心理問題。
如何避免睡多了帶來的昏昏沉沉感?
那么,如何避免過度睡眠帶來的昏昏沉沉感呢?首先,我們需要保持規律的睡眠習慣。每天盡量在同一時間上床睡覺,并在同一時間起床。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良好的生物鐘,提高睡眠質量。其次,我們需要控制睡眠的時間。雖然每個人的睡眠需求不同,但一般來說,成年人每天需要7-9小時的睡眠。過多的睡眠并不利于我們的健康。最后,我們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飲食和放松技巧來改善睡眠質量。例如,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避免晚餐過飽、保持臥室的安靜和舒適等。
總之,睡眠是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我們在暑假中有機會“補覺”,但過度睡眠并不利于我們的健康。保持規律的睡眠習慣、控制睡眠時間和改善睡眠質量是避免過度睡眠帶來的昏昏沉沉感的關鍵。讓我們在享受暑假的同時,也關注自己的睡眠健康吧!
精選
文章
本文來自:2024-06-27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神經內科廖醫生”《睡眠的奧秘:為何“貪睡”反覺昏沉》,部分內容有刪減,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