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很多粉絲反饋,身邊不少小朋友出現了手足口病或者皰疹性咽峽炎。孩子吃不了,喝不下,讓家長十分擔心。
手足口和皰疹性咽峽炎都是傳染性疾病,5歲以下的孩子是高發人群。孩子病中飲食要清淡,最好以素食、流質、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可以給孩子吃點粥和面。若孩子以奶為主食,家長要把奶粉沖稀,少放1/3的奶粉;若孩子不以奶為主食,生病期間暫時不喝奶。
如果孩子實在痛得吃不下東西,就喝稀粥或者米湯。古人對米湯的評價很高,張仲景的《傷寒論》記載:“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意思是,米湯有幫助發揮主藥藥力的作用。
大米本身可以健脾補氣、除煩渴,而米油就是取大米粥上的一層精華。孩子發燒時,津液會耗損,過度損耗不及時調補就會傷陰,此時給孩子喝點米粥、米湯都是很好的,也很容易消化。
此外,也可以給孩子喝點白蘿卜湯、芹菜湯、蘋果汁等,1歲以上的小朋友還可以適當加一點點蜂蜜,清淡中有點甜,孩子容易喝得下去。
年紀稍微大點、耐受性比較好的小朋友,也可以吃些蛋花、肉末、魚蓉粥,或兒童湯面配合蔬菜泥和水果泥等。
經過治療進入恢復期時,小朋友多存在氣陰不足、胃口欠佳的情況,此時宜養護胃氣,益胃生津,可以試試太子參粉葛沙參瘦肉湯調理。
推薦食譜:
米湯
材料:
大米適量
做法:
1.將大米熬煮成稀爛白粥;
2.取白粥上一層粥油,即米湯。分次少量服用。
宜忌:
◆6個月以上根據具體情況服用。
◆蠶豆病患者也可食用。
太子參鮮葛瘦肉湯
材料:
太子參5g、鮮葛50g、沙參3g、瘦肉100g(1人量)
做法:
鮮葛削皮、洗凈、切小塊;瘦肉洗凈、飛水、切塊。食材加入燉盅內,加水9分滿,武火燉15分鐘改文火燉45分鐘,加少量食鹽調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