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es, HPIVs)是引起嬰幼兒和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見的病原體之一。通常HPIVs感染具有自限性,但有時也會導致嚴重臨床后果,甚至死亡。雖然HPIVs和流感病毒一樣都會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但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病毒,接種流感疫苗并不能預防HPIVs感染。目前,尚無治療和預防HPIVs感染的特異性抗病毒藥物和疫苗上市,故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個人衛生非常關鍵。
一、什么是人副流感病毒?
HPIVs是上世紀50年代從嬰幼兒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臨床標本中分離到的副黏病毒科單鏈RNA病毒。共有4個血清型,包括HPIV1、HPIV2、HPIV3和HPIV4,其中HPIV1和HPIV3屬于呼吸道病毒屬,HPIV2和HPIV4屬于腮腺炎病毒屬。
全球范圍內,HPIVs是僅次于人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第二大病毒性病原體,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均造成了嚴重的疾病負擔,5歲以下兒童中有75%-80%曾感染過HPIVs,其中以HPIV3的疾病負擔最為嚴重。
二、HPIVs感染后有哪些臨床表現?
四種血清型HPIVs均可以引起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但不同血清型HPIV感染后臨床嚴重程度與其感染年齡、感染時間等因素密切相關。約有40%的HPIVs感染會引起嬰幼兒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Croup),以發熱、犬吠樣咳嗽、喉鳴和聲嘶等為主要臨床癥狀。多數人初次感染HPIVs后,主要引起呼吸系統臨床表現包括鼻炎、咽炎、喉炎、氣管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和肺炎等,通常伴有發熱癥狀。
除呼吸道癥狀外,HPIVs感染還可引起其他系統的并發癥,包括:鼻竇炎、中耳炎、心肌炎、心包炎、腦膜炎、格林巴利綜合征、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等。
三、人副流感病毒是怎么傳播的?
HPIVs感染的潛伏期約為3-6天,從最初感染部位為鼻和口咽部,繼而傳播到下呼吸道,在感染2-5天后病毒復制到達高峰。
HPIVs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HPIVs病毒存在于呼吸道分泌物內通過咳嗽和打噴嚏形成飛沫在空氣中傳播。其次可以通過密切接觸進行傳播,如密切的直接接觸或握手,或觸摸帶有HPIVs病毒的物體表面,再觸摸嘴、鼻子或眼睛等人體部位。因而HPIVs很容易在家庭內進行傳播,并且在封閉場所的人群中,如幼兒園、醫院等場所出現暴發流行。
四、HPIVs感染有無季節性?
四個血清型HPIVs感染在全年均可發生,并在不同季節流行。HPIV1和HPIV2感染通常呈交替流行,HPIV1感染主要在秋季和初冬,而HPIV2感染常出現在間隔一年的秋季,但其檢出率較低;HPIV3感染最為常見,通常在每年的春季和夏季流行;HPIV4感染通常無顯著的季節性,且多為散發,且很少引起嚴重的臨床癥狀。
五、HPIVs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在嬰兒出生后的前幾個月,母乳喂養可以保護他們免受HPIVs的感染,可能與母乳中含有抗HPIVs感染的抗體有關。此外,日常衛生防護措施也可以降低HPIVs感染風險,如注意個人手衛生;在接觸公共物品后不要用手觸碰眼、鼻、口等部位;勤開窗,保持室內通風;前往人群聚集或通風不良場所時,科學佩戴口罩。
感染HPIVs的患者應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在咳嗽或打噴嚏時掩住口鼻,保持物體和表面的清潔和消毒,并佩戴口罩。